- 索 引 号:LY07100-1200-2021-00007
- 备注/文号:漳政办〔2021〕45号
- 发布机构:漳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21-11-29
- 内容概述: 漳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有关单位:
《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漳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1月29日
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
2011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拓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效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就。全市水土流失率从2011年的9.03%下降至2020年的6.77%,比全国、全省平均值分别低21.57、0.75个百分点。为推进我市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龙岩市委 龙岩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快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岩委办发〔2021〕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全方位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主题,拓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升级版,在进一步压缩水土流失斑存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新增水土流失管控,更加注重生态系统修复提升,更加注重改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把治理水土流失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与发展绿色产业相结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新路。通过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激发更多生态“溢出效应”,促进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型,努力实现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振兴发展、苏区振兴发展双赢,为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生态漳平做出积极贡献。
到2025年,全市水土保持率提高至94%左右,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成效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监管能力逐步加强,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0.3%,森林蓄积量达2210万立方米,马尾松林林分面积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林分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力明显提升。茶园面积稳定在11万亩,果园面积稳定在6万亩,生态茶果园比重不断提高。九龙江北溪国省控断面稳定达标,12个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达标率100%,9个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0%,城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芦芝村小溪、东门溪、大深溪等部分小流域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由“治”到“防”转变,由“量”到“质”提升,由“绿”到“优”深化。
到2035年,全市水土保持率提高至95%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0.3%左右,森林蓄积量达2285万立方米,林分结构更加合理,人为水土流失全面管控,重点水土流失区全面治理,基本建成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实现“山河锦绣、生态宜居、业兴民富”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降低存量
1.持续削减水土流失斑。林业部门主要采取封禁、造林、草灌乔等综合措施,对强烈及以上流失采取草灌乔等措施,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农业农村部门重点突出治理实施茶果园生态改造工程,建设漳平水仙茶标准示范基地,打造成前有埂、后有沟、壁有草、旱能灌、涝能排,林网、路网和水网一体相连的标准化生态茶果园。矿山开采、交通道路、电力、工业园区施工等方面,主要采取不同治理措施精准“祛斑”,压缩现存的人为水土流失面积。实施9个乡镇(街道)21处废弃矿山(含政策性关闭矿山、小煤矿)生态修复治理,开展永福镇国、省道沿线等可视范围内“青山挂白”集中治理行动。强化工业园区水土流失治理,完善截、排水系统,加强边坡防护,加强对弃土、弃渣和临时堆土的拦挡覆盖,对裸露地进行绿化、美化,补植吸尘降噪树种等。做好住宅开发区、新村规划小区、庭院裸露地绿化工作,实施“美丽庭院”工程,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应绿尽绿,建设美丽家园。持续推进菁城、西园、官田、和平、芦芝、溪南、永福等7个水土流失率大于6.77%的乡镇(街道)水土流失斑精准治理。2025年底前,完成水土流失治理3.5万亩、建设生态果茶园1.8万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1500亩、工业园区水土流失治理2500亩、交通道路及电力等复绿2500亩,全市90%以上行政村开展“美丽庭院”工程,累计创建至少1000户龙岩市级“美丽庭院”,实现人为水土流失增量与存量双降。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工业园区管委会、住建局、水利局、妇联,文明办,各乡镇(街道)
2.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一河一策”,统筹开展安全生态水系治理、农村污水处理、中小河流治理、垃圾整治和河道清淤疏浚;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施策,结合实施九龙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打造一批“美丽河湖”和“水美乡村”。对河道沿岸入河排污口逐一摸排、登记建档、达标排放。2025年底前,建设安全生态水系50公里,其中打造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6公里。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漳平生态环境局,各乡镇(街道)
(二)控制增量
1.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型。严禁在25度以上陡坡地和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的山坡地新开垦种植农作物,禁止在重要饮用水水源一重山范围内的山坡地、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两岸外延500米或者一重山范围内从事挖砂、取土、采石、挖土洗砂或者从事其他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禁止开垦、开发、占用和破坏植物保护带,依法查处违法陡坡开垦、炼山造林、毁林、野外违章用火等行。围绕茶果园、经济林等山坡地开发,宣传推广山坡地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防治技术规范、配套栽培相关技术标准等,从源头上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全面实施茶果园生态改造,无法改造的应当退茶退果还林;落实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鼓励茶果园套种绿肥,增施有面肥,推广化肥农药科学使用技术,促进减量增效;采取以奖代补、生态移民等政策,防止割草打枝等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现象发生。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发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各乡镇(街道)
2.提升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和保水保土能力。持续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松材线虫病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防治减灾体系,提高松材线虫病整体防控水平;针叶林采取“去针套阔”、稀疏林“补阔”等抚育措施,优化树种结构,加快退化林分修复,提升森林质量和保水保土能力;加大封育管护力度,对已治理水土流失区的低质低效林分采取施放有机菌肥和种植豆科草灌的方法改良土壤,为森林植被生长创造良好土壤环境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全市水土保持“一张图”,实现部门上下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到2025年,实施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面积25万亩,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确保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完成森林质量提升8万亩,其中马尾松林分优化改造5万亩;完成土壤改良面积2万亩,实施封禁治理面积10万亩。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水利局、应急局、数字中心,各乡镇(街道)
(三)提升质量
1.拓展提升 “长汀经验”效能。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土壤改良、水环境综合治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工程,不断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盖功能;采取公司化运作,整合涉农资金,推动社会化治理,探索绿色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民科学发展林药林菌、林花、林禽等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发展旅游业,着力培育“生态林业+” “生态旅游业”等富民产业工程。
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工信科技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文体旅局、林业局,漳平生态环境局,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
2.培育乡村振兴示范片。充分利用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着力开展村容村貌提升和生态产业培育。根据产业融合、环境提升、生态特色、地域风情等进行分类打造,凸显“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着力打造一批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样板。永福镇重点围绕“台湾特色小镇”片区建设,加大力度整治提升龙车村、后盂村、西山村、李庄村等集镇主干线沿线行政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做大做强“花、茶”产业,建设两岸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南洋镇重点围绕“茶旅生态小镇”建设,着力做好南洋村、梧溪村、北寮村等沿线村茶文旅融合文章,抓好串点连线成片,打造茶乡文化品牌,提升水仙茶影响力。其余乡镇(街道)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结合5条乡村振兴示范线培育打造,发掘本地生态、产业、人文等优势,培育1~2个特色突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结合的样板村。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住建局、水利局、文体旅局、林业局,漳平生态环境局,各乡镇(街道)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层层压实各级党委、政府水土保持主体责任,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制,贯彻落实“三级书记”抓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责任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推进制度,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土长制。加强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评约束力,将水土保持工作列为各级党委、政府考核重要内容。
责任单位:市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
(二)健全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对接《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发〔2021〕3号),多方争取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资金,要确保水土保持补偿费专项用于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创新完善多渠道投入机制,积极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村民自建等制度,鼓励和引导群众、农民合作社、企业、村组集体等,采取以工代赈、林权及山地经营权流转、资金入股等形式参与治理。
责任单位:市发改局、财政局、水利局,各乡镇(街道)
(三)健全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有效机制激发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水土保持积极性。完善“村民事村民议、村民事村民定、村民事村民办”村民自治模式,明确群众是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推动将水土保持规划、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河流管理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村内治理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鼓励引导农民投工投劳。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各乡镇(街道)
(四)健全完善宣传工作机制。依托水土保持宣传日、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宣传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式多样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水土保持观念和生态文明意识。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水利局,各乡镇(街道)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