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LY07100-0300-2007-00001
- 备注/文号:
- 发布机构:漳平市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2007-04-29
- 内容概述: 福建省漳平市“十一五”规划纲要
福建省漳平市“十一五”规划纲要
前 言
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是这重要战略期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龙岩市委提出建设“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战略构想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和实施一个具有战略前瞻性、政策导向性和实际可操作性的《漳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漳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以谋求发展的意识、服务大局的合力、应对风险的气势、攻坚克难的精神,高起点推进新一轮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意义。
本《纲要》根据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编制,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今后五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政府将通过年度计划、专项规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努力保证“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完成。
第一部分 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
2006年至2010年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推进新一轮发展、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建设“工业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的重要时期。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市的基础条件,我市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和竞争考验。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重要任务。
一、“十五”所提供的基础平台
“十五”时期,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主动服务沿海、承接沿海、融入沿海,着力实施项目带动、环境推动举措,努力克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1、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预计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6.3亿元,比2000年增长63.1%,“十五”年均增长8.9%,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21.7:34.4:43.9调整为18.6:34.4:4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66万元,年均增长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2.55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9.38亿元;财政总收入3.19亿元,其中地方级收入1.57亿元,分别年增长10%和6.7%;外贸出口总值达960万美元,年均增长24.7%;实际利用外资累计315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89元,“十五”年均增长分别为6.6%、6.3%。
2、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实力逐步增强。着重扶持壮大能源、建材、轻纺三大支柱产业,调整提升化工、林产、矿冶三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工业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资源、资金、技术等得到整合,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建材、轻纺、化工、林产、矿冶、机械等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预计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30.18亿元,“十五”年均增长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7亿元,年均增长13.5%。
3、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特色产业初具规模。以花卉、茶叶、竹木、畜牧水产为特色的生态农业经济初具规模,特别是花卉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杜鹃花生产基地,茶叶产业趋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绿色、有机食品标志申报工作加快推进,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传统农业结构正加快向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台湾农民创业园被省列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初见成效,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5家,其中成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20余家。预计2005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87亿元,“十五”年均增长5.4%。
4、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活力增强。商贸、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旅游等行业持续发展,近几年来,先后在建设汇盛名城、祥和新城、商贸大厦、华裕商贸城、桂林市场、东环果蔬批发市场等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市场和商业网点、名牌商品连锁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预计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1.77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0.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43.9%提升到2005年的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亿元,年均增长10.8%。
5、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城镇化进程加快。永漳公路建成和开通,市际公路通达度进一步提高;通过实施农村路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市、乡、村公路的落后状况得到有效改善;通讯、水利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2002年被国家列入“十五”期间农村电气化县(市);九龙大广场一期、解放南路沿江景观工程、榉仔洲公园改造工程、九龙江北溪防洪堤工程、东门小区开发工程、和平北区开发工程、八一路旧城改造项目以及集镇建设试点、农民新村建设试点等一批项目的实施,有力推进了城镇化进程。
6、社会事业较快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科教兴市”战略得到进一步落实,被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教育“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学校布局调整全面展开。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广电大楼、游泳馆、殡仪馆、漳平一中教学综合大楼、市医院病房大楼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加强,环保“一控双达标”通过省验收,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新安溪水源得到有效保护。城乡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2005年被省政府列为计划生育一类先进县(市)。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城乡低收入居民和特困家庭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形成。
7、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市场体制逐步完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城建、内贸、粮食、电力企业改制重组工作,改制企业职工得到经济补偿安置;推进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和林木林权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市、乡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财政体制、住房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取得预期成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发展。财税、金融、投融资、流通、价格等各项改革全面展开。
8、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在全省率先实行村党支部班子成员“两推一选”、“一述双评”,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和“先进性”教育。连续两届进入省二级达标文明城市行列,漳平电厂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受到总参谋部表彰,国防动员和征兵工作分别被南京、省军区评为先进单位,荣获“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国土工作荣获“全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模范市” 称号。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创建“平安漳平”活动,社会安定和谐。全市上下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形成了加快发展的优势、气势、态势,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标志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
二、宏观环境所提供的有利条件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我市加快发展的有利因素:一是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加快的趋势更加明显,为我市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良好机遇;二是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我市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三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龙岩市努力构建生态型经济枢纽,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漳平作为闽南沿海的“后大门”、“后续基地”和“后花园”,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更加凸显,有利于我市更好地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龙岩生态型经济枢纽建设大格局中,并争取有更大的作为;四是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重要时期,市本级工业基础初步形成,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发展后劲逐步增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个取向、两大基地、重大举措”的目标定位和措施得到全面落实,为漳平新一轮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比较优势所蕴藏的发展潜力
1、承东启西的枢纽。我市是闽东南沿海经济圈与闽西南内陆地区经济联系的纽带,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将承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信息、产业的转移和辐射,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并伺机向西部和北部拓展,是我少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交叉口”,起到了难以替代的承东启西的枢纽作用。
2、矿产和能源工业基地。我市资源丰富,矿产品种多,水力蕴藏量大,电力充裕,交通便捷,可为闽南金三角提供电力、煤炭等能源支持,成为闽南金三角的后续能源资源基地。
3、绿色生态基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76%的森林覆盖率,盛产花卉、水仙茶、毛竹、蔬菜等多种特色农产品,是著名的“花乡”、“画乡”、“茶乡”,是“中国花木之乡”、“中国杜鹃花之乡”和我省的“生态农业试点市”。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和开发中的九鹏溪景区,将发挥生态经济的后发优势,进一步满足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绿色需求。永福也将成为闽台生态农业合作的新亮点。
4、闽南母亲河源远流长。我市与闽南地区同属九龙江水系、闽南语系,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经济流向相同,接受闽南金三角的资金、技术、信息辐射和产业转移的优势十分明显,是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理想区域。
四、制约因素所指明的破解重点
1、经济总量小,实力不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工业增加值仅占GDP的25.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2、发展基础较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地方财力薄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低,产业支撑不强,重大项目、非资源型项目较少,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功能不够强,持续发展受到较大制约;
3、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仍然比较落后;
4、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统筹发展存在较大困难,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
5、人才匮乏,特别是工业领域、涉农领域人才严重缺乏,补充不力甚至流失,企业招工难问题已经凸显,劳动力的素质还难以适应产业发展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
五、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科学定位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大局,积极主动参与全省全市分工,围绕全局站位,凸显漳平在全省和龙岩市区域布局中的特点、地位和作用,立足自身,面向闽南,融入沿海,努力建设两大基地。
1、立足自身。这是漳平发展的内在基础和基本动因。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漳平的发展定位,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局中找准自身的站位,扬长避短,加快发展壮大,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面向闽南。这是漳平发展的经济流向。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延伸两翼、对接两洲”的布局要求和“互利共赢”的协作原则,在为闽南金三角提供电力、煤炭等能源支持的同时,主动承接其更多的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构筑特色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3、融入沿海。这是漳平发展的取向。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快与闽南金三角的思想观念对接、基础设施对接、产业布局对接、市场对接、体制对接进程,使漳平成为沿海开放型经济中密不可分的一个部分。
4、建设两大基地。这是漳平发展的载体。要着力建设以电力、建材、轻纺、化工、机械、农产品加工、煤炭、矿冶和高新技术等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和以木竹、花卉、茶叶为主的特色农业基地,构建强大的产业支撑,以生态理念发展产业,以产业积聚形成基地,以基地壮大实力,增强区域竞争力。
第二部分 总体构想
“十一五”期间,我市要按照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两大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新一轮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构想、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龙岩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和构建生态型经济枢纽的要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立足自身、面向闽南、融入沿海,拼命抓项目,狠心造环境,建设工业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二、基本原则
坚持项目带动。按照产业聚集、市场导向、技术进步、比较优势、重点扶持、综合效益的要求,突出能拉动增长的项目、突出生产性项目、突出重大项目,努力提高重点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提高生产性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提高非资源型项目在生产性项目中的比重。
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推动清洁生产与节约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环境质量,实现 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开放协作。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协作,建立区域协作机制,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积极承接沿海辐射和产业转移。
坚持机制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加大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多渠道利用各种资源,不断为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增添新的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创造和谐社会环境,保持社会安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总体要求
(一)实施项目带动,培育产业集群
深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之以恒抓项目,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以项目延伸产业链,以项目培育产业集群,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期间,全力发展“3+6”重点产业,即电力、建材、轻纺三个支柱产业和化工、机械、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产业、煤炭、矿冶等六个重点产业,同时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到2010年产值达120亿元。通过产业集群的繁衍壮大,推动物流、旅游、房地产、中介、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
(二) 加快融入沿海,提高经济外向度
牢固树立沿海意识,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协作,完善项目对接、市场开拓、对外合作等开放服务体系,围绕九大产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通过上游企业进驻投资,吸引更多的下游企业进驻,构筑产业发展平台,以建成全市工业发展的龙头基地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为目标,加大富山工业园区开发力度,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项目,加速产业集聚。同时注重拓展高新技术、基础设施、服务业和农业领域的引资工作。
(三)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安溪~漳平~永定高速、华安~漳平~永安高速等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干线公路完善和农村公路改造,构建便捷发达的公路交通网。完善输配电网络,优化电网结构,合理电网布局。加快城市建设和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舆论氛围,完善和落实扶持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提高机关服务水平,优化投资环境。
(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围绕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支撑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完善城区与附葡缯蚧?∩枋??晟瞥乔?δ埽?嵘?乔?肺唬?銮砍乔?韵缯虻姆?浯??δ堋M吵锕婊?推健⒙?ァ⑽髟啊⒐扒拧⒛涎蟮冉记?缯蚪ㄉ瑁?涌烊谌氤乔?椒ァ<岢帧岸嘤枭偃》呕睢钡姆秸耄?黾佣耘┐骞?不?∩枋┖凸?彩乱档耐度耄?纳婆┐骞?卜?瘢?忧看逭蚬婊?ㄉ瑁??未迦荽迕玻?平?屡┐褰ㄉ琛I罨?┐甯母铮?平?执?┮到ㄉ瑁?纳粕???钐跫?????寂┟穹⒄股??┮担??几挥嗬投?ο蚍桥┎?岛统钦蛴行蜃?疲?Х桨偌拼俳?┐寰?梅⒄购团┟裨鍪铡?SPAN lang=EN-US>
(五)科教优先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改革科技服务体制,推动资本与技术的对接,组织实施一批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深化素质教育,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高中教育普及进程,扎实推进“双高普九”。依托职业教育,大力培养与重点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应急能力,积极探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注重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导向,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发展可再生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有效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健全完善社会保险、救助、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充实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救灾应急预案,加强灾情预报、监测和评估,有效实施灾害紧急救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工作,实施依法治市,创建文明城市,推进“平安漳平”、“诚信漳平”建设。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到2010年比2005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二)预期目标
——经济总量目标。 “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力争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力争到2010年达到1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8%,力争到2010年达100亿元;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5%,到2010年达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95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预算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13.5%和13.8%,到2010年分别达6亿元和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年累计达8000万美元;外贸出口总值年均增长22%,到2010年达26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6%,到2010年达22.7亿元。
——结构调整目标。至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1︰44.8︰41.1,同时,一、二、三产业内部的结构也进一步调整优化提升。
——现代化城市目标。到2010年,全市人口达29.24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5%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公共服务以及其他现代化城市指标走在龙岩市前列。
——社会事业发展目标。社会事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到2010年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9年以上,万人医生数达13人,万人标准病床数达25张。
——居民生活质量目标。“十一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到2010年达116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到2010年达5880元。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8%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环境质量指数率达95%以上。
第三部分 加快产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要围绕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突出工业发展,迅速壮大工业规模,提升工业总体实力,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良性互动,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项目带动、环境推动,强化集群、优化布局,形成具a漳平特色、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结构体系,建设新型工业基地。力争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7.3%,比2005年提高11.8个百分点。
(一)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化进程
以规模扩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为目标,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聚集生产要素,以项目延伸产业链,以项目培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发展“3+6”产业,力争到2010年产值达125亿元,其中电力、建材、轻纺三个支柱产业产值分别达20亿元以上,化工、机械、农产品加工、特色农业产业产值分别达10亿元以上,煤炭、矿冶产业产值分别达5亿元以上,同时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1、电力产业。重点抓好漳平电厂改扩建工程、煤矸石发电、溪仔口电站、华口电站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10年,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122.4万kw,年发电量61亿KWH,实现产值2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9.2%;其中水电、火电装机容量分别为30万kw、92.4万kw,年发电量分别为10.5亿KWH、50.8亿KWH,产值分别达到2.73亿元、20.33亿元。电网建设方面,2007年建成220KV菁城变,形成漳平(菁城变)至龙岩、漳州、永安、漳平电厂的220KV输电网络;“十一五”期间,以220KV菁城变为电源,形成110KV漳平、和平、桂林(东坑口)、大深、双洋、永福、新桥、象湖变电站的环型或辐射式供电网络,形成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供电网络。
2、建材产业。支持发展日产2500吨以上特别是4000吨以上规模的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建材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在抓好新型干法水泥的同时,力争在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材料、新型建筑密封材料等新型建材方面取得突破,并形成一定的规模,重点抓好红狮300万吨水泥厂、大深水泥厂、盛堡水泥厂、象湖水泥厂等项目的建设。力争到2010年,全市建材产业产值达20.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全市水泥生产能力达600万吨/年以上,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能力达6万立方米/年。
3、轻纺产业。重点引进和发展技术设备先进的纺织、制衣、制鞋、针织等项目以及与之关联的上下游项目或配套产品,延伸产业链,拓宽产品空间,形成关联企业的聚集效益;积极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以品牌的整体效应,增强纺织行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重点抓好金泰纺织、帝邦纺织、福伦纺织、颍川国际鞋业、环亚鞋业、美佳爽卫生用品等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争取每年引进5—8家纺织服装企业,力争到2010年轻纺工业产值达2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6.7%,亿元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超过10家。
4、化工产业。按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创汇、高市场占有率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发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等产品,重点抓好硫酸、合成氨、氢氟酸等基础化工原料的下游产品开发,不断延伸产业链。依托九鼎氟化工、嘉洛孚润滑油、正盛化工、正昌化工、金鑫硫酸等一批项目企业,积极引进产业配套项目,集约经营,做精做细产业链条。力争到2010年,化工产业产值达到11.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9%,形成化工产业集群。
5、机械产业。发展机械制造业,争取汽车配件、农用车、装载机等项目落地实施,主动对接龙岩机械制造大产业,加强与周边地区大中型机械制造公司的联络,积极争取在我市境内布点生产,建立机械零配件加工基地,在和安建立机械制造小区,形成机械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扶持壮大和兴机械制造公司、九鹏实业有限公司、神龙机电有限公司等现有机械企业,力争到2010年,机械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3%。
6、矿冶产业。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统筹开发矿产资源,推行矿业采矿权的招拍挂转让,走科技兴矿和原矿料生产与精深加工并重的发展路子,注重质的提升,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提高附加值,壮大矿冶工业总量,提高矿业整体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铁矿、铅锌矿的原料开发生产及其精深加工为重点,着重抓好新龙铁矿石、盛发矿业公司、挂山铁矿深部开采、潘洛铁矿二期维简工程、九鹏冶炼、铅锌选矿等项目建设及其产品的延伸开发,力争到2010年矿冶产业产值达到7.8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5%。
7、煤炭产业。充分挖掘我市煤炭资源优势,加大北部煤炭开发和乡镇煤矿联合改造力度,重点抓好吾祠煤矿(年产15万吨煤炭)、吾祠矿区(年产9万吨煤炭)、双洋盖竹溪翁头岭煤矿(年产18万吨煤炭)及凤山西坑井田、赤水扁石坑石寮矿区、拱桥箭竹坪矿区等一批煤矿开发建设,以保障漳平电厂改扩建工程、大中型水泥项目建设和运行的需要,力争到2010年,全市煤炭产量达到156万吨(含红炭山公司的烟煤和吾祠煤矿),煤炭产业产值达6.6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5%。
8、农产品加工工业。大力发展木竹加工、笋系列产品加工、茶叶加工和水果加工和蔬菜速冻加工企业,重点抓好美家木屋、德诺林业集成材、龙泰安农牧、长立生态农业以及细木工板、家具、笋竹加工、竹胶合板等开发。力争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工业产值超过10.7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
9、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高新技术项目,重点鼓励发展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抓好三尖衫制药项目建设,力争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优化工业体系结构
1、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根据漳平工业资源、生产要素基础和“集聚、发展、壮大、提升”的思路,瞄准工业发展方向,扶持壮大电力、建材和轻纺等三大支柱产业,调整提升化工、机械、农产品加工、矿冶、煤炭等五大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构建起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相配套的新型工业产业结构体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
2、优化产业布局结构。遵循“合理分工、区域互补、政策引导、自我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产业基础、环境承载和污染防治能力,将调整工业布局与推进城市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各类要素资源向工业园区聚集。
3、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发展具有广阔前景、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特色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多元化产品结构和多元化市场结构。
(三)构筑产业发展平台
1、加大产业发展载体建设力度。以建成全市工业发展的龙头基地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为目标,加大富山工业园区开发力度,加快和安机械制造集中区、罗安食品工业加工区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工业标准厂房的建设步伐,以良好的硬件环境吸引产品附加值高、利税高、能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项目,培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使园区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亮点。力争到2010年,建设园区二期工程,入驻园区企业达100家以上,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2、整合园区资源,发挥工业园区产业积聚示范作用。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平整、统一配套、统一开发的原则,打造园区产业招商平台,进行园区产业招商,利用现有产业优势、资源和市场优势包装、推介项目,吸引主导和支柱产业的大中型企业前来投资;抓好园区规划,引导产业的关联企业向特定工业园区集中发展,建设集聚效应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的工业项目区;整合园区土地等要素,把工业园区建成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和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
3、规范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强化园区在布局、基础设施、环境、投资强度和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建设,对搬迁入园企业的原有厂房、土地,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鼓励通过收购、调剂、整理、置换等形式,盘活存量土地。
(四)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模式
1、抓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推动企业联合开展能流、物流集成和废物循环利用,实施以污染治理为重点的清洁生产试点,创建废水、废固“零排放”的循环型示范企业。把工业园区建设成生态产业链设计、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运用和环境管理体系融为一体的生态工业园区。
2、合理配置资源和能源。坚持综合开发利用资源,加大矿产资源勘探、规划、保护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力度,制定综合开发利用方案,提高开采利用率,节约和保护资源,重点安排对工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投资项目用地需要;对适用于多层厂房的生产行业,推行多层标准厂房;优先保证高新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的供水,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供水;加强企业的节水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降低翟?ひ翟黾又岛乃?俊W帕ν平?媚艽蠡Ы谀芙岛暮妥试醋酆侠?霉ぷ鳎?哟蠖越谀芟钅康牟普?С至Χ龋?睦?⒁?计笠挡捎眯录际酢⑿鹿ひ铡⑿律璞讣捌渌?冉?谀艹晒?患哟蠼谀芗喽搅Χ龋?凳┲饕?ひ挡?返绾亩ǘ羁己斯芾怼?SPAN lang=EN-US>
3、促进技术进步。积极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开发工作,在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与科研院所全方位的合作,提高现有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促进企业产品的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打造自主知名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利用“6·
(五)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
加大对外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主动与沿海在产业对接、经贸联系、文化交流、人才交流、技术互补、旅游协作等方面开展合作。充分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性,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激活民间资本投入项目建设;加强银企合作,协助企业解决信贷问题。利用好“6·18”、“9·8”、“11·18”等各种平台,加强产业招商、园区招商、环境招商、以商引商,力争区域协作项目或产业转移项目更多落户漳平。
二、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以建设生态农业基地为中心,坚持“提升传统、引进名优、壮大特色”的发展思路,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走效益农业、市场农业、循环农业的路子,发展以木竹、花卉、茶叶、蔬菜、水果、畜牧水产为主导的优质、高产、安全的生态农业,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漳平农产品品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优化农业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优化农、林、牧、渔各产业内部产品结构和品种结构,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量的扩张为质的提升,提升农、林、牧、渔各产业发展水平。到2010年,农、林、牧、渔各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依次调整为48%、17%、23%、12%。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1、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木业。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思路,大力建设商品林基地。重点建设以马尾松、杉木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为主的速生林基地,以樟树、红豆杉、闽粤栲为主的乡土树种基地,以水果为主的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同时积极扶持五一林场马尾松良种繁育中心的建设和马尾松种苗的定向培育,加大树种结构调整力度,推进林木良种化进程,强化林木种苗产业化基地建设,做好优良种苗引种、驯化、选育、推广工作。力争到2010年,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面积达50万亩,其中短周期工业原料林25万亩,名特优经济林17万亩。
——大力发展竹业。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山地资源,重点建设以毛竹、中小径竹为主的丰产竹林基地,大力发展笋竹两用林,并利用我市优良适生竹种多的优势,以垦复低改为重点,新植扩延为补充,适当引进适宜生长、经济价值高的外来竹种,拓宽竹业发展空间,逐步提高竹林产出效益。继续抓好毛竹示范片工作,指导竹农科学育竹,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力争到2010年,竹林面积达到38万亩,丰产竹林面积10万亩。
——大力发展花卉业。充分发挥中国花木之乡、中国杜鹃花之乡品牌效应,以永福和城区花木基地建设为重点,逐步向其他乡镇辐射延伸,抓好花卉产业建设。从良种、人才、技术、设施四个方面入手,巩固和提高现有花卉品种,建立良种示范推广、良苗供应、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杜鹃花、绿化苗木、野生花卉、鲜切花等花卉产业基地。力争到2010年,花卉种植面积达2.5万亩,其中绿化苗基地0.5万亩。
——大力发展茶业。实施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抓好“漳平水仙”、铁观音、高山茶基地建设,到2010年,全市茶园面积达6万亩。加快绿色、有机食品(茶叶)申报工作,力争取得绿色食品(茶叶)标志使用权。培育扶持10家以上龙头企业。加大“漳平水仙”、“漳平铁观音”以及“永福高山茶”品牌宣传力度,以茶为媒,兴办茶叶市场。
——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按规模化、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要求,稳定生猪生产,发展水产业、家禽业、草食动物养殖,同时正确处理养殖污染与环境保护、公共卫生之间的矛盾。“十一五”期间,继续扶持瘦肉型猪种苗基地、高优水产基地建设,重点扶持肉兔、肉牛、鸡、鹅及高优水产等优良品种的繁育工作。加快PIC种猪场、益民生态农庄、霖盛生态种猪扩繁场、伟晟种猪扩繁场建设,推广“猪—沼—果”等生态养殖技术,完善生猪养殖协会等中介组织,推进生猪产业化运作、品牌化营销。加强对动物疾病的预防和监控,整合民间畜牧兽医队伍,成立民间兽医协会,提高动物疫病防治水平。继续推行河段承包增殖制度,加强中华绒毛蟹的品牌宣传、商标注册和包装上市,提升品牌知名度。力争到2010年出栏瘦肉型猪38万头、禽300万只、兔23万只、鳗1000万尾、蟹250万只。
——加快蔬菜、水果产业发展。蔬菜产业要以生产安全、优质蔬菜产品为目标,发展市场潜力大的名优特蔬菜生产,积极引进新品种,重点发展无公害、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到2010年,新建蔬菜基地2万亩,蔬菜面积达到13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6.75万亩,扩大西园蔬菜(苦瓜、冬瓜、萝卜、甜椒、葫芦瓜)和吾祠厚德萝卜的生产基地。水果产业重点引进新品种,改造老果园,积极发展漳平特色水果和台湾名优品种水果基地。
2、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按照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要求,把“农”字加工型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加以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型、储藏型、保鲜型、销售型企业。建立具有市场前景和较大规模的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基地,确保龙头企业的原料来源。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资产参与等形式,构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新型利益关系,推进农业向集约化、效益化经营方向发展。
3、建设高标准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本着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并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按照市场牵动、科技先行、区域发展、规模推进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农产品与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突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逐步扩大绿色生产基地、无公害生产基地,推进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区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区建设。
4、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业市场占有率
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来抓,从我市现有的品牌产品中筛选出市场前景好、可望进入全省乃至全国名牌的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同时加大特色产品的开发力度,对具备我市特色的花卉、茶叶等产品给予扶持引导,争创名牌,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搞好土地整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病虫害防控
1、搞好土地整理。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重点旱片治理、土地治理、现代节水灌溉等工程项目,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土地整理工程投入,通过对山、水、路、林、村的整治,增加耕地面积。
2、重视农产品安全卫生检测检验体系建设。抓好农产品安全卫生检测检验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食品卫生检测检验体系,加强生产过程和市场准入等环节检测检验,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重视疫情与病虫害预测和防控。实施农林水产疫情与病虫害监测防治工程,建立健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的疫情与病虫害监测网络,并与国家、省、市各级的疫情与病虫害监测网络相联结,建立健全大规模、爆发性的有害生物危害的预警、应急反应机制。
(四)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和信息体系建设,培育一批营销大户,搞活农产品流通,在重要大宗农产品产地、集散地建立批发市场,注重信息网络建设,扩大信息源,做好市场前景的预测分析,使生产者准确掌握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二是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监测,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三是加强基层农业服务站、点的建设,提高为农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
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导向,着眼扩大就业、增进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畅通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加快服务业发展,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1.1%。
(一)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加快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等传统服务业的改组改造,大力推进服务业在业种和形态上向合理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积极发展中小型商贸、餐饮连锁便利店和特色连锁专业店、专卖店,全面提高我市传统服务业的组织化、现代化水平,提升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竹笋、苦瓜、茶叶等农产品加工领域和特色工业产品、工艺产品中,积极探索特许经营的发展模式,支持特色突出、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发展特许经营网络。
(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优化组合现有商品交易市场,鼓励同类市场联合兼并,促进商品交易方式和结算方式等功能创新,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和交易规模。加强农产品市场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扩充信息系统和检测检疫系统等配套功能。抓好农村集贸市场和农业要素市场建设,提高规范化和特色化水平。培育和发展农产品营销队伍,为外向型农业经济服务。依据现状市场分布,按照城镇发展规划要求,通过投资建设引导,建设以市区为一级市场,新桥、永福2个二级市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市场体系。
(三)发展现代物流业
加大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吸引社会投资参与物流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园区,依托铁路货运站、高速公路互通口和富山工业园区,建立现代仓储业,积极培育一批现代流通企业,加快现有流通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通过并购、重组,盘活存量资产,建立2~3家管理水平高、辐射范围广、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
积极发展多式联运,鼓励从事运输、仓储、货运代理、邮政服务和批发配送业务的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延伸服务领域。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组建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发挥行业优势,逐步向第三方物流发展。大力推广物流先进技术,加快物流企业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四)构筑特色旅游业
1、完善和落实漳平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漳平生态旅游特色,主动融入闽西旅游大格局。
2、按“先导市场”、“发展市场”、“拓展市场”三级市场进行旅游市场规划,使旅游业成为漳平经济的新增长点。⑴先导市场:三小时旅游经济圈(含龙岩市、三明市及闽南金三角)之内,将闽南地区作为我市旅游发展的主要客源市场,依托厦门、泉州两个省内旅游热点城市的扩散作用吸引全省的客源市场。⑵发展市场:指在三小时旅游经济圈以外的全省其它地市的客源市场,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提高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吸引游客。⑶拓展市场:努力拓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中西部地区、海外市场。
3、突出“生态山水、特色文化”,形成“一心两翼”旅游格局:即以中部水上游乐与旅游服务接待区为中心、以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南部花乡观光与生态旅游区为两翼。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区:重点抓好天台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区、王景弘故里风景区的规划和开发建设,逐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中部综合旅游服务接待以及水上游乐区:发展2~3家三星级、四星级酒店,开展高水平旅游接待服务。主要景区包括:九龙江滨江休闲观光区(榉仔洲公园、东山公园)、九鹏溪风景区、芦芝涵梅温泉度假区,重点是进一步完善九鹏溪风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使之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省内新开发生态休闲景区。南部特色农业观光与度假旅游区:集特色农业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为一体,主要包括永福花乡农业观光旅游区、永福上林高山茶园避暑休闲旅游区。
4、进一步放宽旅游市场准入,加快培育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主体,激发社会各界、各经济成份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开发经营。创新旅游开发方式、促销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
(五)健康发展房地产业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强化土地供给的计划机制,严格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等土地出让制度。加快城镇住房商品化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吸收社会资金,积极开办购房储蓄和购房贷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为重点,加快发展房地产业,积极推进危旧房改造、城市新区和示范住宅小区等建设。重点要抓好八一路华龙广场、和平路北区、万成家天下、赤山路改造等项目建设。
进一步发展房地产一级市场,搞活二、三级市场,加快建立健全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多样化的住房供应体系。强化房地产开发和供给的规划约束,搞N住宅小区的绿化美化及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鼓励采取成片开发的模式构筑社区生活圈。加快实施农村宅基地统一规划、集中使用、连片建设。
简化房地产交易程序,降低交易费用,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互为促进、互为补充的住房金融体系。简化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手续,促进居民住房消费。加强房地产工程质量管理,大力发展物业管理服务以及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代理和住房装饰装修等服务。培育房地产开发、经营和管理的骨干企业,积极引进国外、省外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提高我市房地产业对外开放水平。
(六)改善中介服务业
1、坚持“鼓励发展与规范管理并举”的方针,抓紧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推动现有中介服务机构脱钩改制,积极鼓励支持发展劳动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科技服务、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农产品营销等市场中介服务业。
2、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规范管理,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加快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劳动事务代理等各种就业服务项目有机结合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鼓励发展劳务派遣及其他各类灵活就业服务实体。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加快发展信息和咨询服务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电信信息服务、广电信息服务、网络信息服务业,培育信息咨询服务客户,开发信息和咨询服务市场,采取各种措施广泛宣传和普及信息咨询知识,增强社会信息咨询意识。
4、发展农村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等中介组织,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七)规范发展社区服务业
1、发展市政公共事业,把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把社区服务业网点规划纳入城镇规划和小区规划,确保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2、走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加快建立社会共同参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服务效益较好的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拓宽社区服务领域,使社区服务业在改善居民生活、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3、深化公共服务领域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打破政府包办社会公共服务的旧体制、旧模式,打破行业垄断,合理区分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将非基本公共服务推向社会,推向市场。
4、加强和改进市场准入管理,降低准入成本,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非义务教育、非基本医疗卫生、群众性文化体育、城市供气供水等公共服务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后勤服务,加快这些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和产业化发展。
(八)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
1、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方向,积极调整金融信贷结构,大力支持我市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和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
2、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以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为基础,创新信贷服务项目,拓展项目融资、银团贷款、地方企业债券等业务,增强金融配套服务功能;积极推动银企合作,促进银企融资对接,不断完善项目融资机制,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3、加快金融信用建设。以创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为目标,进一步推进金融安全区建设,深入开展“信用村、镇”建设活动,逐步推进信息资源在部门之间和“个人诚信”系统建设,积极打造“诚信漳平”形象,改善我市投融资环境,实现 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
4、拓展金融保险市场。创新保险品种,扩大保险业务覆盖面,努力形成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方式社会化的多层次、多项目的保险体系。
第四部分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网络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可靠、城乡兼顾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基础设施从“有效缓解”转向“基本适应”和“适度超前”、从数量扩张转向量与质并重、从为经济发展配套服务转向引导促进经济发展转变,为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证。
一、建设安全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以高速公路、省道改造、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快速、畅通、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增强我市境内外交通能力和国防交通保障能力。抓好安溪~漳平~永定和华安~漳平~永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动工建设。要在抓好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努力构建“二纵三横”干线公路,完善农村路网。重点抓好S203线泮华—城关—西园段、S308线白溪—红尖山省级干线公路部分路段改建,实施X602线龙崆洞—拱桥三级公路、X604线赤水—吾祠三级公路、X670线新桥—溪南三级公路、X671线桂林—永福—月水三级公路、X673线梅水坑—大深三级公路等县级干线公路,建设西元大桥—永漳路接线道路、省道208线东坑口丽菁大桥及连接线,2007年前9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乡村公路硬化,实施市乡公路路面破损改造工程,形成快速便捷的市乡村客货运输公路交通网络,明显提高我市的通达度。客运站场建设方面,规划兴建漳平长途汽车二级站、乡镇4—5级客运站、村招呼站和货运物流中心。“十一五”期间完成380公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
二、建立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坚持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在推进漳平火电厂改扩建项目、煤矸石发电项目和重点水电开发项目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输配电网络,优化电网结构,合理电网布局。重视清洁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实施城区管道燃气工程。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大力开展节能工作,强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效益,构建稳定可靠安全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
(一)电网建设方面
扩大电网规模,优化电网结构,加快220KV、110KV输变电系统建设,形成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满足用户需求、结构合理、等级层次分明、运行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稳定的现代化电网。
1、北部电网:以110KV双洋、新桥变电站为电源,连接35KV赤水、麦园、文宾山、吾祠、灵地变电站的供电网络;
2、中部电网:以220KV菁城变为供电电源,110KV漳平、和平、象湖、桂林(东坑口)变电站为基础,环型连接芋头坪、溪南、拱桥变电站,形成35KV供电网络;
3、南部电网:以110KV永福变为电源,连接35KV官田变,形成供电网络。
(二)燃气
规划建设天然气门站—调压—管网—供气系统,分期施工燃气门站和管网,规划燃气的年供应量为920万立方米,其中管道燃气740立方米。未来5年仍以瓶装液化气为主,管道燃气为辅。
(三)实施农村新能源建设工程
重点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建设以农村沼气为纽带、综合利用为重点、种养加协调发展、资源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为解决部分偏远农村大电网难以覆盖的用电问题,选择条件较好的电源点,实施以电代燃料工程,解决部分偏远农村燃料问题。
三、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以“六千六水一配制”的水利发展思路为主线,构筑水资源和防汛安全“两个”保障,拓展水利发展领域,调整水利发展模式,科学合理确定水利发展布局,深化水利改革。
(一)堤防水库建设
重点建设“九龙江北溪(漳平段)防洪堤”工程,到2010年,漳平市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除涝能力基本达到国家标准;重点乡镇双洋、新桥、溪南、永福、南洋、西园所在地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全市防汛抗灾决策指挥系统初步实现现代化。完成上林水库、和春水库、蛇岛水库、苏坑水库、后垄坑水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使我市全部水库正常安全运行,水利工程设施完好率达到95%以上,良性运行率达到90%以上。
(二)供水设施
到2010年,全市新增供水能力1.49亿立方米;全市生活与重要工业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生态用水基本保障;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供水标准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提高乡镇供水能力,乡镇所在地自来水供水普及率达到100%,行政村通水率达到100%;解决农村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农村水利水电设施
到2010年,农业用水保证率达90%以上;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66.4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1.1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达1.万公顷;基本完成上林水库、大坂水库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四)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
配套建设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的基础设施,支撑相应的发展目标实现:到2010年,我市主要江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新增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率达到95%以上,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控制在流失面积的5%以内,全市水土流失面积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基本完成全市37.6公里淤积严重的河道清淤疏浚。以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推进绿水工程建设,城区河段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态脆弱的河流或生态严重破坏的河流得到挽救和治理,有效控制地下水超采趋势。
(五)水文气象及水利信息化建设
到2010年,完成水质监测系统建设、中型水库以上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全市洪水预警系统覆盖率达95%,完好率90%,完成我市市级防汛指挥系统建设,基本实现水利办公自动化,全市水土流失监测率达90%。健全和完善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漳平支中心,建立漳平市短时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适时开展人工增雨或防雹,开发空中水资源,缓解干旱缺水和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建立我市城市气象环境监测、气候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和遥测自动气象站或自动雨量站,尽量满足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对气象实时资料和气象服务的需求,填补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空白区,努力推进我市生态城市建设。
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功能完善、设施配套、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重点抓好城区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城区内河整治、园林绿化、供水等建设,形成道路交通便捷、供水充足、排水通畅、污水垃圾处理完善的体系,促进城区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适应城区人口增加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续建东坑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80吨;续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4万吨;继续实施九龙江沿岸绿水工程,完成沿江绿化面积25.5万平方米;进一步完善城市给排水工程、供电供气供热工程、环境卫生设施、绿化工程、人防工程等设施。新建九龙江北溪防洪二期工程(漳平段)、排涝工程;续建佛仔阁公园和东山公园。
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续建九龙江流域乡镇垃圾处理厂;以改路、改N、改厕、改线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工程基础设施。
五、建设适度超前的信息化网络体系
按照“突出应用、资源共享、网络共建、技术创新、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发展思路,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网络体系。
(一)邮电通讯
扩大无线通讯网容量和覆盖面,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即支持数据和视频的宽带系统建设,适应高速宽带信息接入网的要求,提高电信新业务的发展水平。逐步完善邮电分支机构的布局和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农资配送业务、邮政电子商务、邮政金融业务服务。
(二)广播电视
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实现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挖掘网络服务整体功能,拓宽服务空间,增强服务经济建设和产出发展的功能。到2010年,基本实现市、乡(镇)、村光缆联网,城市和集镇主要道路基本完成地下管网建设,其它区域建成安全可靠的架空或直埋光电缆线路,建成双向互动的HFC混合网,形成一个覆盖全市集广播、电视、计算机为一体的综合宽带数据业务网。同时,充分利用高山台站建设能基本覆盖每个居住户的数字微波系统,作为HFC混合网覆盖的补充,努力扩大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效覆盖,使我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
(三)数字漳平
利用全省政务信息网功能,加快建设办公自动化、重要业务系统、重要基础数据库,推进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积极培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在现有传输设施的基础上,加快办公网络、局域网络建设,向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在传输能力上要充分满足各类专业网对基础传输网、商用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的要求,满足社会和经济活动对网络的业务需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完善电子支付体系和企业信用服务体系。
第五部分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围绕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支撑体系,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以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发展,努力实现以城市带乡、城乡互动、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加速城镇化进程
发挥城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做强产业、做大规模、做优功能、做美环境,适度超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区对乡镇的辐射带动功能。突出特色,择优发展中心镇,促进农村人口与产业向中心镇集聚。重视一般镇建设。围绕“一城五镇”建设,通过大力推进城区建设、加强永福、新桥、双洋(赤水)三个中心镇建设和溪南、西园两个一般镇建设,使漳平的城镇化水平到2010年达到45%。
(一)大力推进城区建设
1、范围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东至桂林街道的黄祠村和芦芝乡的下芦芝、南至拱桥镇的后塘村、西至市域边界、北至西园乡的卓宅村,总面积约为
规划范围:东至芦芝乡集镇、南至桂林街道道后福村、西至长排坑水库、北至和平镇镇区,包括四周可视山体,总面积约为43.55km2。
建设用地范围:东至芦芝乡芦芝村、南至桂林街道道后福村、西至大菁洋、北至和平镇镇区,总面积为22.98km2,其中实际规划建设用地为12.42km2。
2、人口规划。2010年城区常住人口达10万人,2020年超过12万人。
3、布局及功能。形成“2+
规划建设6种功能区:围绕两个公共服务中心建设2个中心区;铁西、菁城、桂林、芦芝、和平5个综合生活区;富山工业园区、漳平电厂工业小区、和安工业小区、大菁洋工业小区等4个工业区;依托铁路货运站和高速公路互通口、富山工业园区建设的2个物流仓储区;九龙江沿岸滨江、菁城—富山、佛仔阁公园—东山公园等3条绿化廊道。
4、城N化质量规划标准。到2010年,恩格尔系数小于35%,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
5、主要建设项目。东坑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华龙广场、和平路北区开发、八一东路、西门文教区、林昌路、东门步行桥、体育中心综合馆、影视文化娱乐中心,九龙江沿江南岸开发,桂林交易城,佛仔阁公园和东山公园建设,九龙江沿岸绿水工程,九龙江北溪防洪排涝二期工程。
(二)加强中心镇建设
重点培育永福、新桥、双洋三镇。永福位于市域南部,海拔高、气候凉爽、交通便捷,具有“中国杜鹃花之乡”之称。要进一步发展花卉、反季节蔬菜、高山茶等高优农业,并积极发展相关的商贸、农产品加工、旅游等,积极培育建成环境优美的高山花园城镇。新桥镇位于市域北部,区位条件较优越,资源丰富,境内有多家省市属厂矿、企业单位,有利于开展区域间的经济协作,可发展商贸服务和房地产业,要积极培育建成有画乡特色的工贸型集镇。双洋—赤水镇区交通条件较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宜发展成工矿、生态旅游型的历史文化名镇。到2010年,以上三镇城镇常住人口可规划发展到2—3万人。
(三)重视一般镇建设
溪南镇:合并溪南和象湖成一镇两区,重点发展水果、茶叶、林产加工、食用菌等,建成农产品加工和边贸集镇。西园镇:规划合并西园、拱桥、南洋,建成城郊工贸农卫星城镇。到2010年,以上两镇常住人口规划集聚到1万人。
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要求,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大农业农村的投入,明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市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建立健全多元化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壮大乡村财力,逐步化解乡村两级债务。认真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完善工作。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小额扶贫信贷,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
(二)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广辟农民增收渠道,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积极引导支持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扶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提高非农就业比重,拓展非农收入来源。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大规模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的阳光工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就业新机制,改善农民进城务工创业环境,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民经营收入水平。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继续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快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管,促进农业的发展。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和“造福工程”,有效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引导农民移风易俗,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大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强以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的要求,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着力解决乡村建设的杂、乱、散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进村庄整理,整治村容村貌,积极推进田、林、路、河、住房、供水、排污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规范有序、布局合理的乡村建设管理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村重组整合,撤并分散的自然村,建设中心村,实现人口、产业、资源要素集聚和基础设施共享,形成社区化管理和服务新格局。着眼于管理民主,加强村“两委”建设,规范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四)改善农村公共服务
强化政府保障农村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大社会公共产品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科技、文化事业,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快构建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农村社会服务联动网,统筹协调各涉农部门的服务职能,开展农业实用信息、市场营销、科技示范、资金融通等各项便民服务。
第六部分 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强文化体育事业建设,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大力发展科技事业
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到2010年,科技进步总体水平达到全省中等水平,R&D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额比重2%,高新技术企业达3家;科技人才占总人口比例有较大提高,科普经费人均1元以上,青壮农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比例达95%,城镇职工参加培训比例达98%。
(一)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应用水平
加强产学研结合和科技项目对接,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动资本与技术对接,多渠道吸引资金投入科技项目。加快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人才市场网络的建设,推动科技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破格引进急需的科技人才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做到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形成人才、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机制。对新建重点项目实行三落实:落实先进科技含量;落实人才保障和研发支撑;落实科技贡献率。对重点更新改造项目实行三把关:把住更新改造技术的技术先进关;把住更新改造技术维护的切实可行关;把住更新改造技术来源的安全可靠关。加强农作物品种选育和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扩大农作物良种覆盖率。
(二)健全科技服务平台
支持和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和优势行业建立科研机构,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整合科技优势资源,构建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社会服务体系,重组市、乡(镇)两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构建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线的制度保障体系,推进科技事业单位改革,切实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大力发展民营科研机构,建立健全技术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扩大科技交流与合作。
(三)建立多元高效的科技投入体系
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科技的投入,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出比重逐年有所增长,力争到2010年达1.5%以上;制定和落实鼓励企业加强研究开发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投入科技,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支持,社会融资和利用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一)坚持教育优先
1、认真落实全省和龙岩市有关优先发展教育的部署和有关政策措施,统筹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加大教育督导力度,把教育工作列入乡镇(街道)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2、注重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适度超前,统筹规划,协调运作;坚持因地制宜,稳步实施,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支持发展民办教育,促进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后勤社会化规范管理,逐步形成多元办学体制,增强国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创新能力。
(二)深化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双高普九”
发展幼儿教育,提高学前儿童学前受教育年限,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5%以上;提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提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和按时毕业率;到2010年,适龄儿童全部按时入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7%、按时毕业率达85%以上,实现“双高普九”;加快高中教育普及进程,到2008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高中毛入学率提高到85%以上,高中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进一步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步伐,2008年建成教育城域网和资源库,2009年60%的农村完小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的作用,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校安全综治工作有效性。
(三)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坚持职业教育服务“三农”、服务重点产业的宗旨,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建立毕业生充分就业机制,逐步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力度,到2008年,全市建立1—2所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广播电视大学于2006年开设本科导学点,自学考试工作继续健康发展,为全市的职后教育提供广阔的平台。
(四)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健全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财政投入的保障制度,充分调动乡(镇)、村的办学积极性,积极倡导捐资助学。建立生均公用经费、危房改造及学校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和教学经费直补制度,落实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农村残疾学生的免费义务教育和“>级补助”政策以及对农村贫困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促进教育全面发展,有计划地在中小学、幼儿园深入开展达标校(园)和示范校创建活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
(五)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全面推行中小学教职工聘用(聘任)制,公开招聘优秀教师,建立教师竞争激励机制,转换学校运行机制,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学历。到2010年,幼儿、小学教师的大专学历比率、中学教师的本科学历比率达到省颁要求,建立优秀教师奖励机制,努力培养一支有较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切实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努力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大胆创新育人、用人、留人、聚人新机制。
(一)党政人才培养使用
1、干部选任机制,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评价、选拔、任用干部,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尺度,形成以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选用干部的局面。制定激励措施和相关配套文件,鼓励干部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继续完善项目(产业)工作小组和下派干部驻村任职制度。
2、以政治建设为核心,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要求,依托各级党校等培训基地,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抓好公务员培训,优化公务员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学习型的行政管理人才。
3、健全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职责规范,逐步完善党政人才队伍激励保障机制,加快建立干部评价信息库、干部现实问题信息库、干部培训教育信息库,实行微机动态管理。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使用
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作用,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继续组织高层次专家论坛,努力开展院校合作培养,建成一支懂经济、会管理的企业家队伍。积极推行社会化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业化、市场化进程,提高企业经营人员管理能力。
(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使用
1、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技术带头人和在各领域起骨干作用的优秀人才,支持中青年骨干人才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制度,积极营造人才队伍“争先创优”氛围。构筑吸引、留住人才的用人机制,加大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人才优惠政策。以用人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整合优化人才资源,完善和健全竞争上岗的用人模式,激活单位分配激励机制。
2、载体建设步伐,努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推进人才市场建设,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加大引进力度,广泛吸引高新技术人才到漳平创业。发挥“专家顾问团”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专家为漳平建设贡献才智。
(四)高技能人才使用
以掌握精湛操作技能、解决关键工艺技术难题为核心,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校企联合的方式,加大政府培训机构投入,鼓励扶持民办职业培训事业,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强化岗位技能考核,促进岗位成才,培养造就一支与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技术工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队伍。
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搞好“三乡”文化系统开发,打响王景弘历史名人品牌,积极开展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和文物保护工作。
健全文化市场体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坚决打击“非法出版物”、“黑网吧”,净化文化市场。积极推行文化产业市场化、配合业主抓紧实施并完成影视文化娱乐中心开发项目,组建漳平市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把电影业推向市场。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力争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居全省同类建制市先进行列。整合社区、乡镇的文化资源,形成基层文化合力,活跃群众性文化活动。
优化体育资源配置,尽快启动市体育中心建设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加快体育中心综合馆及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筹备好省十三届运动会承办项目;创新体育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组建“漳平市体育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盘活体育存量资产,开发体育产业,筹集建设资金,兴建体育设施。
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水平。
五、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实施市医院病房大楼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医疗设施建设、市医院传染病隔离病区建设、市中医院迁建、市妇幼保健院及医疗废水处理站、新桥、永福、溪南中心(重点)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等项目。
强化重大疾病防治,降低重大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到2010年,平均寿命75岁;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下;甲乙类传染病率和死亡率“十一五”期间与“十五”期间持平。加强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把危害性降低到最低限度。100%完成结核病的归口管理任务,结核病人规范服药率达90%,结核病人治愈率达85%;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宣传工作,艾滋病的知晓率“十一五”期间提高到85%。加强甲乙类传染病的疫情监测、预警工作,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做到及时准确的疫情案例直报;完善高效运转的医疗救治体系,做到报后10分钟内发车。
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9年达到第二周期初保合格标准,确保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十一五”期间在新桥、永福2个规划中心镇配置中心镇级卫生院,其他乡镇配置一般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设置村卫生所(室)。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80%,农民两周就诊率提高20%。
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开展老年医疗保健服务。
落实“百院建设、千人培训”规划,加强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和质量。2010年,接收培训医务人员达到1000人,合格率达到95%;每万人平均拥有医生达13人;每万人平均拥有标准病床达25张。
加快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改革,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维持公共卫生体系的正常运行;进一步监督医疗卫生服务,净化医疗卫生服务市场;加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等公共卫生监督。完善规范药品、医用耗材招标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和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到2010年乡镇药品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促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城乡一体化管理,达到资源共享。应用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形成100%覆盖全市城乡的医疗信息网络体系。
六、继续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力度,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人口发展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考核评估体系,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和全面推行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为构建漳平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十一五”期间,全市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继续保持在93%以上,出生率控制在12.5‰~14‰,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到2010年,全市人口控制在29.24万人以内。提倡优生优育,明显降低可以预防的、高发的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逐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生殖保健,努力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区);继续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在全市城乡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型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调控体系和管理机制,基本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
第七部分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抓住国际产业重组和生产要素转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契机,提高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与竞争。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建立和健全外经贸促进体系,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形成以创新促开放,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一、积极有效利用外资
准确把握国际资本的流向,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服务业和农业领域利用外资的步伐,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实现利用外资的新突破。面向港澳台、东南亚、欧美非,千方百计引进跨国公司和大财团,在更大范围参与分工与协作,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抓住世界制造业基地向中国转移和我省构建山海协作通道的机遇,积极承接转移项目,努力建设对外协作基地,让更多的企业进驻我市。“十一五”时期,累计利用外资达8000万美元。要在引进资金的同时,重视引进技术和智力。
二、努力扩大出口
努力扩大出口,坚持以质取胜,鼓励各类企业积极采用国际质量标准组织生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完善促进出口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扶持出口骨干企业,积极培植新兴出口力量。鼓励、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到境外设立营销机构,带动我市优势长线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到2010年,外贸出口总额达2600万美元,年均增长率达22%。
三、加强与港澳侨合作
发挥海外联谊会、旅外商会、知青联谊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由市政府指派专人负责沟通联络,鼓励他们积极组织或参与各类招商活动,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扩大多领域、多层次的区域协作。发挥侨联作用,拓宽新的侨力资源,推动海外侨胞来漳平投资兴业;发挥各地商会作用,重点提升与港澳台的合作水平,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拓境外市场。
四、拓展招商区域和领域
加强区域经济协作,主动承接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搞好招商引资载体的培植和推介,充分发挥招商局、工业园区的主力招商作用,通过大型经贸活动、专业推介会、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成效。积极引导投资方向,按照延伸拓展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的要求,重点承接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的项目投资,并大力引进生态型高优农业项目、旅游业项目以及利用外资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和文教、卫生等公共事业项目。
五、加强区域协作
按照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合作共赢的协作原则,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利用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区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区建设的契机,扩大生态农业与台湾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在新品种引进与培育、农业生产技术及产品标准化、农产品质量检测、产品保鲜储运等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发挥海外联谊会、旅外商会、知青联谊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他们积极组织或参与各类招商活动,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扩大多领域、多层次的区域协作。
加强与内地腹地的沟通及与闽南沿海发达地区项目和产业的对接,扩大区域经济协作与交流,主动吸纳发达地区的辐射,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
整合资源,建立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乡镇间联合发展运作机制,调整优化城镇布局,以经济强镇建设为重点,发展有区位优势、产业依托和自身特色的中心镇,统筹协调乡镇资源的配置和项目的开发利用,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连片发展板块,提升全市总体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八部分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建立节约型社会
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加强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我市资源特别是能源和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发展可再生资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保证。在重大的工程项目设计中,一要正确选材,二要依材使用,三要充分利用,做到材料“物尽其用”,实现最佳性价比。
二、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经济发展模式:达到“减量化”,减少物耗和能耗,从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促进“再循环”,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建立高效持续、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建设一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工业建立上下游资源与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推行循环消费模式,大力发展资源回收再生产。积极培育发展环保产业,培育壮大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环保骨干企业,巩固提高一批有竞争力的环保技术和产品,组织实施一批环保产业化示范工程。
进行试点和推广。工业方面,充分利用漳平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优势,科学组织生产布局、工艺流程,发展生态效益型工业,加快建设龙辉电厂(煤矸石电站),形成上下游资源与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推行消费循环模式,大力发展资源回收再生产业,建立健全环保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生态型工业园区建设,采用先进技术和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发展环保型工业。推广生态农业,建立高效持续、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建立有漳平特色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重点加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发展“牧--沼--果”等循环经济模式,到2010年,建成“牧--沼--果”生态农业示范点300个,生态农业综合示范片(场)1-2个,加快发展优质安全食品生产,到2010年全市发展绿色食品基地2800公顷,有机食品试点基地100公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产品6个;禁止焚烧秸秆,推行秸秆还田以维护土壤有机质或发展食用菌;控制和削减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效率,杜绝高毒高残留的禁用农药的生产和使用,无害化处理农药空瓶空袋,使用可降解的薄膜;发展林产品深加工,提高竹、木的整体利用率。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一)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城市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坚持依法按规划、程序报批建设用地,保证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土地、矿业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严肃查处各种非法占地、越权批地、违法供地和违法办矿等行为,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煤、铁、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加强煤、铁、石灰石等重点企业的跟踪管理,杜绝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展耕地整理工作。
(二)实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管严生态公益林,重点保护九龙江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以及城镇周边的景观林、交通道路林、珍稀特有树种和其他重点区位的生态公益林,加强保护和恢复发展残存的地带性植被,使生物多样性得以保存和良性发展。加快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实施漳平境内省道、铁路、江河、市乡道路以及通往旅游景点道路两侧一重山的绿化美化建设,到2010年,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约占林地面积的27%,建成绿色通道300公里。
(三)拓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融资渠道,积极合理开发水、土地、矿产和森林等各类资源,构建有序开发、有偿利用、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新格局。
(四)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监管。加强对放射源的监管。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体系,保障环境安全。
四、加大污染综合整治力度
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在“十一五”期间完善水泥企业粉尘治理工作,对热电厂等排放SO2较多的企业进行治理,对机动车产生的大气污染严格控制,实施城区内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到2010年,城区和建制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城区燃气普及率95%,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对于水环境,要全面实施九龙江流域漳平段的综合治理,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保持在99%以上,全市95%以上的水系竖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分区水质标准,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对于固体废弃物,到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50%以上,炉渣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维持在95%,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对于噪声源,按功能区确定目标:居民、文教区为40-50dB(A),商住区为45-55dB(A)、商业区为50-60dB(A)、工业区为55-65dB(A),交通干道两侧为55-70dB(A)。对于水土流失,要以强化治理为主,以小流域为单位,坚持综合治理和连续治理的方针,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把开发和治理,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抓好九龙江污染综合整治、新安溪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染源控制、区域功能达标治理等环保项目工作。加大环保力度,2010年,水质全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GHZB1-2002)Ⅲ类水质标准以内;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GB3095—96)Ⅱ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龙岩市下达计划指标之内。
实施“漳平电厂二氧化硫脱硫治理”、“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九龙江流域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城区大气自动测报站建设”、“城区污染监控分中心建设”、“城区噪音监控系统建设”、“重点企业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大深、赤水片区选矿废水治理工程”等项目,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污染源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力度。
第九部分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坚持“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构建起相对完善、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口增长、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防灾减灾体系,为漳平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防洪和水利除险
着力建设江河堤防工程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水利工程除奖0蔡逑怠0凑杖?〖绦?平?拔褰?幌?鄙嫌胃闪魑?氐愕慕?拥谭拦こ探ㄉ璨渴穑?险孀橹?凳┚帕??饔蚍篮楹退???毡0补こ蹋??烫岣吡饔蚍篮槟芰Γ?∪?晟瞥乔?篮樘逑担?繁K?獍踩??SPAN lang=EN-US>
二、农林防灾减灾
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体系、农林水产疫病预警与防治体系,强化有害生物危害预报预警服务。加强森林火灾预警监测和扑救指挥系统建设,推动村级组织和林权单位建立有效的防火机制,加大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力度,强化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力争到2010年,建成生物防火林带800公里(不含五一林场),建立专业、半专业扑火队20支。
三、自然灾害预救援体系
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防震减灾体系。加强雷电灾害预警和防治,建立闪电定位监测网,开展雷电灾害预警预报业务;加大气象法规的贯彻力度,加强雷电灾害防治安全管理,努力减少和避免雷电灾害的危害。建立地震灾害预警救援救助联动机制,加强地质滑坡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第十部分 构建和谐漳平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发展求和谐,以为民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治求和谐,以提高执政能力求和谐”。
一、促进劳动就业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培育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职业培训、岗位培训和职业教育,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整合就业信息,开展就业推介服务,积极鼓励扶持创业,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强劳动执法监督;规范就业服务中介机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空间。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职业准入、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建立市场就业长效机制,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再就业援助工作,鼓励城乡富余劳动力自由择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对“
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建立利益平衡协调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区域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认真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严格实行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系,加强对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保护中等收入者合法利益,规范调节高收入,完善和规范个人收入纳税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规范政府转移支付分配秩序,缩小财富分配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保证全市人民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和共享经济增长成果。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健全社会保险体系
完善机关事业、城镇企业职工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扩大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失业保险范围,确实保障下岗、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把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及伤残职工的康复结合起来,确实保障工伤职工的医疗和生活。积极推进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好生育保险扩面工作。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步伐。力争到2008年村主干、农村二女扎户及农村义务兵、农村灵活就业人员的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进一步强化社保资金筹措、基金管理和社会保险费税务征缴工作。到2010年,全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率达90%。
(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在城乡低保制度全面实施、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健全救灾应急预案,加强灾情预报、监测和评估,有效实施灾害紧急救助。
(三)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鼓励和发展“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社会福利机构,加快社会福利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投资、管理和兴办福利企业。
(四)关注老龄化问题
加快我市老龄事业发展步伐,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大力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和社会福利设施,使“六个老有”在农村有较大的改善,在城镇有较大的提高。
四、健全民主法制
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的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普法、执法、司法等工作,健全社会主义法治,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一)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
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依法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拓宽反映社情民意渠道,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政府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自觉接受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城乡基层政权、基层自治、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继续实施依法治市
依法推进社会管理和开展公共服务,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建立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责任约束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切实强化勤政廉政建设,加大行业纠风、效能监督的力度,建设廉洁高效政府。切实保证司法公正,做好法律服务,实施法律援助工作。开展“五五”普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三)继续建设“平安漳平”
1、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漳平”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安定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经济运行安全和社会稳定。
2、进一步用法律规范市场行为,打击走私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努力创造平等竞争、统一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
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
4、健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继续落实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安全预警体系和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危机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储备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对社会治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事件等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处置能力。
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一)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唱响加快发展主旋律,精心构筑思想道德素质、科教兴市、文化创新、文明建设、环境创优、依法治市等六大工程,实现公民整体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诚信教育,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加快建设个人和企业诚信系统,规范信用标准,培育发展信用市场,加强信用服务与监管,加快构建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构架和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六、改善社会公共管理与协调服务
(一)加强社会公共管理
加快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充实加强城乡基层自治力量。充分发挥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表现服务的功能。推进社会管理中介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社会公益协调机制
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特别要解决好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社会舆情汇总和分析机制,畅通人民群众信访渠道,及时掌握深层次、动态性、预警性信息,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
(三)加快应急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落实上级有关应急体系建设的各项要求。
第十一部分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十一五”漳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建设规划项目一共安排123项,计划总投资12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57项,计划总投资70亿元;农业项目27项,计划总投资9亿元;交通项目10项,计划总投资31.2亿元;城建、环保、房地产开发项目14项,计划总投资11.4亿元;社会事业及其它项目15项,计划总投资3.3亿元。项目安排遵循突出重点,重视协调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
第十二部分 创新体制机制
按照“关键在活、关键在和、关键在实、关键在人”的要求,在准确定位、主动融入中拓展作为空间,在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中增强综合实力,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创新体制和机制,不断解决发展中出面的矛盾和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一、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把项目带动贯穿于“十一五”发展全过程,以项目带动作为抓发展、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完善项目生成、培育、服务、责任机制,形成每年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加快规划建设牵动经济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以项目吸引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提高生产要素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一步创新项目带动机制,用项目提升优势,用项目落实服务,用项目检验成效,用项目推动发展。
二、进一步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加强和改善政府对投资的管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鼓励社会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环境,增强环境吸引力,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加强和改善对个商投资和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服务,努力为外商投资营造安全、文明、舒适的人居环境。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规范并有效发挥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四大职能。在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时不“越位”;在履行公共管理、社会服务职责时不“缺位”。坚决实现提高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切实实现民主施政。把依法治市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正确处理转型期各类矛盾,保障社会长治久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政府的座右铭,把密切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政府的生命线,时刻牢记执政为民。
四、推进规划实施
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部署,在市委的领导下,依靠全市人民,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努力奋斗。要把本《纲要》提出的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年度计划中,落实到各项具体发展政策措施上,落实到各类发展的建设项目上;编制或修编的有关城镇、交通、土地、产业、环保、社会事业等重要的专项规划要与本《纲要》相衔接,具体落实本《纲要》提出的各领域、各行业发展目标任务。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特别要对经济增长、就业、价格等宏观调控目标的监测预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规划实施期间,当遇到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他不可预见因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由市政府提出调整方案的议案,报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让规划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蓝图深入人心,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认知规划、关心规划、参与规划实施,使实施规划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