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树立新理念 把握新常态
奋力建设富强精美幸福漳平
——2016年12月29日在漳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漳平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马 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坚定的信心和勇气,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2016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4.1亿元,年均增长10.4%;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4亿元,年均增长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年均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亿元,年均增长13.5%;外贸出口总值4.5亿美元,年均增长10.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00万美元,年均增长10.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40元,年均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25元,年均增长12.2%。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致力于调结构促转型,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实施“五大战役”“2014-2018年重大项目投资推进计划”“项目会战年”,建设重点项目158个,完成投资221.4亿元;列入国开行、农发行专项建设基金项目累计8个,
申请专项建设基金累计1.5亿元;2016年,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接落实省、龙岩市“五个一批”要求,着力打好“项目落地攻坚战役”,抓好14个领域项目建设,完成投资55亿元;实施两批投资工程包项目107个,完成投资18.1亿元,有效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
产业转型取得突破。着力做大增量、优化存量,实施转型升级计划,加快打造漳平特色主导产业。机械、轻纺、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铜雕工艺、德诺(三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天守超纤、协龙纺织等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5家,木村林产被认定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实施重点技改项目74个,完成投资165亿元,在香港主板、新三板、新四板上市企业8家。2016年,规模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年均增长16.7%,其中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规模工业增加值41.5亿元,年均增长15.1%。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被确定为全省22个县(市)农产品主产区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28家、带动农户3.7万户、联结基地15.3万亩,家庭农场达1976家,设施农业达664亩;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龙岩市知名商标等农业品牌39个,漳平水仙茶、漳平毛蟹入选闽西“八大珍、八大鲜”。2016年,以“木、竹、花、茶、菜”特色产业为主的农业总产值13.7亿元,被列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比重达到43.3%,比2011年提高2.9个百分点。列入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市),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1号店“特产中国”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合作,建成漳平电子商务孵化中心企通宝O2O线下展示中心等平台,培育本土电子商务企业118家,线上交易额达33亿元,列入省众创空间企业1家;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完成编制,闽富物流、越丰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水仙茶文化节及樱花旅游文化节成功举办,南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九鹏溪AAAA级景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区等景区品质大幅提升,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荣获国家AAA级景区称号,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6年,游客接待人数达2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3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5倍、3.2倍。
二、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城市品位明显提升。主攻大交通、大城区建设,加快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大城区整体构架进一步拉大,城市建设呈现新局面。加大交通路网建设,“莆永” “漳永”高速公路(漳平段)、国道358线、福增大桥及连接线、卓西线、红尖山隧道(漳平段)连接线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出口4个。完善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完成编制。改善人居环境,万成、凯源等7大住宅小区及景弘公园等一批绿地广场建成,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5%。2016年,重点实施“一江两岸”生态经济带建设,迎宾大道提升改造、厚福大道、东环路白改黑、东坑口新大桥、华龙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持续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
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把握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方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累计投入40亿元实施小城镇建设项目204个,城镇化率达57%。14个乡镇完成总体规划方案编制,双洋、溪南完成古民居保护专项规划。芦芝、西园、南洋撤乡设镇。南洋生态小镇建设初显成效。新桥、永福、溪南被列为全国重点镇,永福花香小镇列入省首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示范点扎实推进,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3个、龙岩市美丽乡村试点村9个,双洋东洋村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溪南东湖村获评闽西最美古村落,南洋北寮村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永福西山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农村路网不断完善,农村道路硬化率达61%。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67处、受益14.2万人。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创成省级以上生态乡镇15个、龙岩市级以上生态村157个。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7万亩,造林绿化18.5万亩,宜林荒山基本消灭,森林覆盖率达78.1%,创成省级园林、森林城市。“河长制”全面推行,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实施节能减排项目86个,关闭淘汰企业17家。2016年,着力打好“生态环保攻坚战役”,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整治“百日会战”行动,关闭拆除养殖场面积61.3万平方米,消减生猪18.8万头;开展河道非法采砂专项整治,拆除取缔非法采砂场99个;淘汰黄标车624辆;九龙江流域漳平段水质稳定在国家Ⅲ类水标准,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
三、致力于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重大领域改革有序推进。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分类、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不动产统一登记等机构和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三张清单”、前置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双随机、一公开”“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制度全面推行。取消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42项,部门下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31项。国家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土地流转准入、风险评估和监督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流转农村土地面积8.4万亩。
对外交流合作扩大提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约东方雨虹防水材料等项目,对接央企、军工集团,引进中航科技等军民融合项目。对台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入驻台资企业66家。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成大陆首个海峡两岸茶产业优势整合示范基地;成功举办海峡论坛•台湾农民创业发展(龙岩)研讨会、闽台乌龙茶品鉴研讨会等全国性活动;鸿鼎农场入选中粮集团“五十茗庄”,上林·排坑水库水利风景区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前来参观考察的台湾同胞近2万人次。
四、致力于社会事业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精准扶贫、灾后重建成效显著。健全“领导联村、部门挂钩、科局长驻村兼任第一书记”机制,开展“千名干部扶千户”活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挂钩帮扶全覆盖,具体帮扶措施基本落实。2016年,着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役”,组建扶贫小额信贷担保公司和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解决贫困户“建房难”“贷款难”问题,新增政策性投入和市本级财政投入1.3亿元,发放小额贷款2286万元,帮扶有劳力的贫困户各发展1个以上脱贫项目,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13户2762人,其中进城集中安置的贫困户271户970人,建设集中安置区9个,年度脱贫4592人。全力抗灾救灾,扎实推进灾后重建,受台风“尼伯特”“莫兰蒂”影响的599户受灾群众春节前将全部搬入新居。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49个,累计投资20.2亿元。每年民生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均超75%。“双高普九”成果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校园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一校多区”管理学校增至9所,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10所、中小学校29所,漳平三中(迁建)建成使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在公办学校就读率达100%;高考成绩喜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全面实施,市医院整体迁建项目投入使用,市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1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造提升、115个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顺利完成。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两孩政策稳妥实施。新建乡镇文化站14所,实现农民健身工程、农家书屋和村村通、村村响173个行政村全覆盖;奇和洞古人类遗址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华人类文明探源项目,王景弘史迹陈列馆成为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漳平水仙茶传统制作工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福“妈祖文化节”入选“闽西十大经典民俗活动”。首届全国青运会、第十五届省运会取得佳绩。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82项。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顺利完成。
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控制在目标责任制4.6%以内。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退休人员工资稳步增长机制,实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倍增计划和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缴费覆盖面不断扩大。建成保障性住房6246套,实施造福工程3472户13280人。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深入创建“平安漳平”,开展涉麻制毒、涉爆涉矿、电信诈骗与金融风险等专项治理,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称号,北郊社区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科技创安”力度加大。公共安全预警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加快建设。信访维稳机制不断创新,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共建稳步推进,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人防、气象、档案、地震、民族宗教、库区移民、地灾防治以及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工商联、慈善、残联、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致力于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行政服务不断优化
依法治市全力推进。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38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538件,满意率分别达92%、99.4%。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程序。扎实推进政务公开、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改进和加强行政复议,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政府与法院、检察院、工会互动联席机制进一步完善。“六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荣获
“全国依法治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行政效能大幅提升。“互联网+行政审批”平台建设深入推进,进驻网上办事大厅运行管理事项981个,办理时限、窗口直接办结率、当日办结率大幅提升。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漳平行政服务中心被列为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构建“大督查”工作格局,成立市督查工作办公室,机关效能建设不断加强。
清廉作风持续改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持续改进作风和加强反腐倡廉工作,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全面完成。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三公”经费持续下降。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市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和严峻挑战,我们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显著成绩。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奋斗、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老干部、老同志,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建设的各级驻漳单位、驻漳部队、武警、消防救援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关心、支持和参与漳平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五年来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速度不快,一些经济指标排位在龙岩市靠后;传统产业发展优势正在减弱,支撑跨越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仍然不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经济转型升级动力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很重;改革创新亟待深入,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少数单位和个别公务人员怕担当、不作为现象依然存在,政府作风效能建设还需深入。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绝不辜负组织的期望,绝不辜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信任,绝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
2017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市全力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并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加快转型带来的挑战,更要把握中央、省、龙岩市对我市发展支持力度等难得机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市委“铁心抓项目,奋力促发展”的工作主题要求,突出“产业、城乡”两大发展重点,主攻项目落地、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三大战役”,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富强精美幸福漳平建设。
各位代表!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我们将进一步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全面落实中央、省、龙岩市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及我市“十三五”规划、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以“5030”项目工程为抓手,突出产业发展,推进城乡建设,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改善民生,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漳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总值增长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2.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产业发展,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我们要立足漳平实际,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培育“236”产业,打造漳平产业升级版,增创发展的竞争优势。
力促工业做强做大。加快资源型工业转型,重抓工业产业发展短板,做大做强轻纺、农产品加工2个主导产业,改造提升机械铸造、能源、建材3个传统产业,培育新材料新兴产业,推动工业实现规模增长和创新增效。建设轻纺产业园区,支持天守超纤、协龙纺织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推进天守超纤(二期)、三达高能化纤(二期)项目建设,加强轻纺企业上下游产品配套,促进产业链延伸完善,打造全省轻纺产业重要基地,力争轻纺产业产值50亿元。支持木村林产、青晨竹业、德诺木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力争新增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1家、亿元企业2家,力争木竹业产值30亿元;推进木村林产(三期)建设,尽快建成中国东南部户外休闲用品加工基地;启动竹木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引进一批竹木加工科技型企业,争取新开工、竣工项目各2个。加强与沿海、台湾等地区对接,重点发展精密铸件项目;实施“中国制造2025”,支持金德橡胶、立邦滤清器、新佳鑫机械、麦丰密封件等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企业技改及兼并重组、集聚发展,推进金德橡胶废轮胎回收利用等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力争机械铸造产业产值20亿元。改造提升火电、煤炭等传统能源,发展风电新能源,深化漳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红尖山风电场、天然气管网等项目建设,力争能源产业产值20亿元。加快红狮水泥等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产品转型升级,推动发展一批水泥制品下游项目,力争建材产业产值15亿元。推进新型建筑、高分子、防火防水、木材改性等新材料开发,支持九鼎氟化工、瑞森新材料、国强建材等企业发展,争取东方雨虹防水材料项目落地,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10亿元。
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围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建设,持续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20万亩。推进省级现代竹业、油茶及竹(笋)精深加工示范县项目建设,提升水仙茶标准化生产水平,探索发展柠檬、百香果等产业,力促木竹、花卉苗木、茶叶、油茶、果蔬等特色种植业提质增效。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和支持发展林下种养殖业,力争林下经济产值超20亿元。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增设施农业1970亩。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拓宽农业险种、农业投融资渠道,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水平,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扶持市本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新增龙岩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以上、家庭农场5家以上。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推进农超产销对接、储存、冷链物流系统等农产品流通、配送平台及专业市场建设,构建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管理、生产过程管控、包装标识、准入准出等制度。
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加快陆铁物流项目建设,打造闽西南铁路物流中心和山区对接沿海的物流集散地。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依托“一江两岸”区位与空间资源,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打造滨水休闲、运动健身河岸及市民游客休闲游憩中心;结合永福花香特色小镇建设,推进永福AAAA级景区创建,规划建设“四季有花”观赏项目;加快南洋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大天台国家森林公园、上林·排坑水库水利风景区等项目招商力度。打造传统文化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国珍玉雕、鑫铜工艺等企业。培育自主电商品牌、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拓展土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力争建成100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点。推进医养结合,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生态休闲养老养生产业,把漳平打造成闽西南养老养生首选地。
二、突出城乡建设,营造精美宜居环境
城乡建设事关长远发展和全市大局。我们要以“城乡建设提升年”活动为载体,以补齐短板、提升功能、绿色协调为主攻方向,建立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特色乡镇为纽带、美丽乡村为基础的新型城镇体系,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交通网络,推进高铁漳平西站和双洋站站前广场、通站道路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力争红尖山隧道通车。抓好国省干线前期工作,推进省道219线城区过境段(芦芝至和平)及“镇镇有干线”顶郊至黄祠段、新桥至溪口段、厚福大道等项目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危桥改造等工程。推进九龙江防洪工程龙岩段(一期)、赤水涵口水库建设,开工建设九龙江防洪工程龙岩段(二期)、永福后盂水库、九龙江城区主干流和南洋溪安全生态水系等项目。
重抓精美城区建设。突出规划引领,完善综合交通、防洪排涝、内河整治、地下综合管廊、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有效推进“多规合一”。加强精致建设,以实施2016-2018精美漳平重点项目为抓手,高起点推进“一江两岸”生态经济带建设。完善城区路网,推进东坑口新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城区公共停车场等项目建设;提升改造江滨南路,抓好福满路、顶兴路、林隆南路(二期)、中和路(二、三期)、第二附小支路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城区重要道路改造,实施江滨北路、工业路(三期)、八一东路、桂中路、景弘路等道路“白改黑”建设。加快市政基础建设,抓好桂林棚户区改造、城区公厕与垃圾中转站、黄厝坂小流域整治、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和福桂路、外环东路段污水管网及道路改造等项目建设。实施城市“绿亮美”工程。着眼“美起来”,建设九龙江北岸及东山公园景观道、菁城文化驿站、榉子洲公园拓展提升等工程;着眼“绿起来”,实施环城森林景观改造,见缝插绿、人工增绿,提高城区“绿化率”;着眼“亮起来”,对接中心城区照明专项规划,建设城区“一江两岸”“一主轴”夜景工程,打造缤纷璀璨的城市夜景。
推进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一批各具魅力的特色小镇。依托区位、产业、交通等优势,尽快把西园、和平、芦芝等建设为承载城镇化、产业化、特色化的精品城镇。按照“一主两副”空间布局,加快把永福、新桥建设为漳平市域副中心,重点推进永福花香特色小镇建设,实施花卉博览中心、台缘酒店三期、“花香”水岸亲水慢道等一批项目,确保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模式,逐步打造南洋生态小镇、双洋古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乡镇。按照“山清水秀、村容整洁、民风淳朴、留住乡愁”标准,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开发,重点建设14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结合美丽乡村试点、造福工程建设,统筹使用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村庄环境整治、道路通畅工程等资金,探索在城区建设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用活用好用足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争取在每个乡镇实施一个试点村,整村推进政策落地实施。
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城乡重在建,更在管。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健全城市基层治理机制,强化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责任,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信息化、智能化。开展“精美漳平、共创共建”“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等系列活动,重点实施环境卫生、控违拆违、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整治提升工程,让城市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推进预警发布系统、灾害和防汛指挥系统、高清摄像监控系统等智慧安防系统建设,让城市管理更加智慧安全。优化落户、住房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区转移,让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区扎根落户、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开展农村家园清洁活动,重点整治村容村貌,让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成为农村发展新常态。
持续改善城乡环境。严格落实新《环保法》,以“农村治水、城区治气”为抓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力争城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六大支流水质2018年底前达到Ⅱ类水标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让“森林进城”,完成造林7600亩,确保森林覆盖率78.3%以上、森林蓄积量达2060万立方米。实施一批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每年林地减少逆转流失控制在121.5公顷以内。严格执行“河长制”,持续推进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巩固养殖业污染治理成果,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等非法采矿行为。提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管水平。实施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工程。严格落实环保目标责任考评奖惩措施,重抓企业污染整治,推动年度减排项目实施。继续淘汰黄标车。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三、突出改革开放,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改革开放是加快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我们将致力于改革牵引、开放合作,把改革创新、开放融合作为增后劲强动力的重要路径,大胆创造,勇于进取,激发发展新活力。
着力推进改革创新。落实中央、省、龙岩市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坚持创新驱动,推行“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技术创新模式,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技术改造、发明专利申请。围绕主导产业,探索建立科技孵化中心。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加大力度引进急需紧缺和高素质人才。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创新财政、金融、保险支农方式,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大力提升开放水平。推进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以商引商,实施漳商“回归工程”。充分发挥“新古田会议”后续效应,加大“三维”、军民融合等项目引进力度。加强项目策划和储备,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对接率、成功率。主动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圈,承接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研究,对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运作好“大陆阿里山”品牌,创建国家级台湾青年创业示范基地,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升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水平。创新台商扶持政策、服务机制,依法维护台胞台商合法权益。
四、突出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越要高度重视民生。我们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盯民需,优化服务,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开展“千名干部扶千户”活动,严格落实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发挥群众脱贫主体作用,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着力产业扶贫,按照“经营主体+贫困户”等模式,实施100家经营主体每家带领3~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工程。有效运作扶贫小额信贷平台,拓展农产品保险业务,帮扶有劳力的贫困户发展好1个以上的种养项目,让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着力贫困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贫困乡镇南洋至西园旅游公路、官田国道358线官东至和坑公路开工建设。着力转移就业扶贫,落实“一户一培训、一户一就业”政策,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持续增收。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00人。着力教育扶贫和社会扶贫,推进医疗保险和救助扶贫,落实政策性保障兜底扶贫。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抓好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确保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处于龙岩市前列。继续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重抓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新建实小和实幼城北校区、第三实验幼儿园,改扩建漳平一中、漳平二中,确保第二附属小学2017年秋季投入使用,满足城区居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需求。深化“一校多区”试点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实施集团化办学模式。扶持和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创新提升高中教育质量。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实施卫生职业实训基地建设,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我市产业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强化政府办医责任,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一归口、三下放”政策,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组建市乡医疗联合体,推进双向转诊,提高基层首诊比例。实施市疾控中心、薄弱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标准化工程,力争实现一村一所全覆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抓好特色文化产业园、青少年水上运动与赛事基地、市民文体中心、漳平(永福)足球训练基地等前期工作及招商引资,推进奇和洞遗址博物馆及周边旅游设施项目建设。继续实施文体惠民工程,扶持群众基层文体活动,抓好竞技体育工作。做好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
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特殊困难群体的援助力度,新增城镇就业1600人、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4500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各种社会保险相互衔接、协调发展机制,提供多层次保障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住房供应体系,推进新桥麦园绿色小镇建设。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合法权益。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漳平”建设,抓好“平安乡村”创建,提高“科技创安”覆盖率。开展涉麻制毒、电信网络诈骗、涉危涉爆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铺开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增强社区服务功能。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健全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及时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解决好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依法处置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完善监管体制,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协调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开展法治漳平建设,抓好“七五”普法工作,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鼓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一批志愿服务品牌。同时,抓好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共建,抓好人防、气象、方志、档案、地震、库区移民、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支持工会、工商联、红十字会等事业工作。
五、突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将牢固树立发展为要、民生为本、实干为先的理念,砥砺前行、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建设高效务实、担当有为、人民满意的政府。
真抓实干,担当奉献。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为人之道,贵在立志、立学、立行。一山一水总关情,对于漳平这个让我们放飞梦想、创造事业、成就价值的地方,我们都会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深厚情感,我们将常怀感恩之心,以彰显热爱漳平的情怀,深入开展“双亮双比”活动,进一步强化机关效能建设,为漳平发展主动担责,努力做到“在大事难事面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名利地位面前不计得失、顾全大局”。
不遗余力,厉行法治。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能,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坚持在市委的领导下推动工作,严格执行市委决策部署,坚决维护市委权威。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及时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执行人大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严格落实宪法宣誓制度。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好政协提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建议,认真接受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坚持按法定程序办事,不断提升政府科学、民主、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推进政府诚信建设,抓好综合执法,深化政务公开,加强行政复议,接受司法监督,切实提高政府公信力。
严明纪律,不逾规矩。将法纪始终挺在前面,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预算管理,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建设节约型政府。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社会监督作用,加强对公共权力运行、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金分配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准确把握“亲”“清”原则,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始终保持对事业的敬仰之心、对人民的敬重之心、对权力的敬畏之心,以顽强的意志品质,以零容忍的态度,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让人民感受到清风正气。
各位代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漳平,既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主动作为,为加快漳平转型升级、绿色崛起,为建设富强精美幸福漳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奋斗!
附件下载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