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LY07913-0600-2025-00005
  • 备注/文号:漳溪政〔2025〕5号
  • 发布机构:党政办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2-28
  • 内容概述: 漳平市溪南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溪南镇2025年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的通知
漳平市溪南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溪南镇2025年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的通知
时间:2025-03-19 19:09
  

 

 

 

 

漳溪政〔20255

 

 

漳平市溪南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溪南镇2025年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

群众转移预案》的通知

 

各村村民委员会:

    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溪南镇2025年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漳平市溪南镇人民政府

2025228  

 

 

溪南镇2025年村(居)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

转移预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闽政〔20118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福建省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工作规定的通知》闽政办〔200762号,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依据本镇地质灾害调查情况,结合2025年新发现的地质灾害进行全面的修编,特制定本预案,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地质灾害危险区域范围和转移对象

全镇共有地质灾害点11处,涉及54户,人口232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滑坡、崩塌等,均属突发性地质灾害。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具体情况:       

1.大山村下坑口自然村连永荣1户宅后滑坡隐患点,需转移15人。

2.大山村连理坤1户屋前,左侧滑坡隐患点,需转移16人。

3.大山村真山斜坡隐患点,需转移31112

4.溪南村南州西路22号张新华等3户宅后滑坡隐患点,需转移314人。

5.溪南村和坑自然村张新土等3户宅后滑坡隐患点,需转移310人。

6.前坪村岐尾郭真铭1户宅后滑坡隐患点,需转移16.

7.东湖村寨尾张美泉等2户宅后滑坡隐患点,需转移210人。

8.官坑村王光跃等2户宅后滑坡隐患点,需转移28人。

9.东湖村54(苦坑)张振林等5,需转移546

10.溪南镇金菊村夫仔仑陈秋煌等2,需转移26

11.溪南镇南柄村南柄村郑有添等3户,需转移39人。

12.溪南镇全镇共有29个高陡边坡隐患点,需转移35130人。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一)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工作领导小组

 长:黄曹平党委书记)

        张建业(镇长)

副组长:  武装部长

 员:章舒柳(党政办负责人)

戴景焕溪南自然资源所负责人)

连日涌(派出所所长)

陈志强(卫生院院长)

陈开锋(中心校校长)

吴柏忠(中学校长)

陈再先(水利站负责人)

张学江(安监站站长)

冠奇(供电所所长)

陈新彬(民政办负责人)

陈宗兴(财政所所长)

16名(各村)土地协管员

(二)应急分队人员名单

 长:陈冬杉

 员:邱秉桔、张伟华、陈玉海、郑淼淼、陈炳坤

陈荣代、陈夏海、陈兴南、陈加锋、苏栋平

陈新树、陈启钦、杜海斌、叶明坤

(三)应急值班室
  应急值班室设在镇政府,值班电话0597-7710456 ,在汛期期间,领导小组和应急分队成员的移动电话应该24小时不关机。应急行动时,值班室安排专人值班,确保上情下达,通信联络畅通。

(四)职责分工

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落实,组织干部群众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监测、巡查和防范,发现险情要立即处置并上报,负责组织做好受威胁群众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村组织负责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的具体实施工作,做好日常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做到责任到人,巡查监测到位,预报、警示和自救及时,转移路线及安全避险地点明确。
  防灾责任人、协管员及监测人员要做到巡查监测位置清楚,巡查监测到位;及时报告灾情险情和采取相应措施;协助村组织做好群众的转移避让工作。

三、应急响应

当接到省级或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后,村汛期地质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立即召开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职责,由村主任负责把信息通知到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范围内的群众,做好各项防灾和转移的准备工作。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为三级时,村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应在岗在位,村主任、村民小组组长和巡查监测员应对地质灾害点和房前屋后危险性高陡斜坡进行一天多次的巡查和监测,一旦发现险情报告领导小组、溪南镇政府和溪南自然资源所。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为二级时,村主任、村组组长和巡查监测员应对境内地质灾害点按职责分工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准备工作,动员受威胁群众转移避让,对部分隐患较大或有明显形变迹象的地质灾害点应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让同时对危险性高陡斜坡进行加密巡查和监测,并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一旦发现险情,监测巡查小组立即报告领导小组、溪南镇政府和溪南镇自然资源所。

当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等级为一级时,村领导小组立即召开应急处理紧急会议。村领导小组成员按职责分工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准备工作,深入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动员或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让,并保证避险场所安全可靠,安排好被转移群众的生活。村主任、村民小组组长和巡查监测员加强灾害点和村范围其他区域的巡查和防范,做好治安保卫工作,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及时进行抢险救灾,并电告领导小组、溪南镇政府和溪南镇自然资源所,采取有效措施,严禁被转移群众擅自回流。

四、转移工作的实施

镇政府、各村及有关部门应根据预警情况有序组织群众转移避让,具体由相关村包村干部、村干部组织人员转移避让,应急转移信号:电话通知、鸣锣或高单喊叫。

1.地质灾害隐患点责任人员名单和转移安置情况


行政村

隐患点名称

需转移户情况

安置

地点

包村

领导

监测

人员

人口

01

大山村

连永荣

1

5

道班

易维金

连永荣

连南府

02

大山村

连理坤 

1

6

村部

易维金

连理坤

连南府

03

溪南村

张新土

3

10

中心校

詹述胜

张新土

初山

04

溪南村

张新华等3

3

14

中心校

詹述胜

张新

初山

05

大山村

  

31

112

村部

易维金

许志辉

连南府

06

前坪村

郭真铭

1

6

养殖场

郭真铭

郭利鸿

07

东湖村

张美泉

2

10

村部

陈华山

张赐平

张开春

08

官坑村

王光跃等2

2

8

村部

张一琳

王光跃

王义忠

09

东湖村

张振林等5

5

46

村部

陈华山

张振林

张开春

10

金菊村

陈秋煌等2

2

6

村部

邱声勃

陈秋煌

易柏聪

11

南柄村

郑有添等3

3

9

村部

卢李娜

郑有添

张素兰

2.高陡边坡隐患点责任人员名单和转移安置情况表

行政村

隐患点名称

需转移户情况

安置

地点

包村

领导

监测

人员

人口

01

东湖村

邓宗合

1

2

村部

陈华山

邓宗合

张开春

02

金菊村

陈山东

1

2

村部

邱声勃

陈山东

易柏聪

03

金菊村

陈日新

1

2

村部

邱声勃

陈日新

易柏聪

04

南柄村

郑炳章

1

3

村部

卢李娜

郑炳章

素兰

05

南柄村

郑美森

1

5

村部

卢李娜

郑美森

素兰

06

前坪村

郭启庭

2

5

村部

郭启庭

郭利鸿

07

前坪村

郭亨钱

1

3

村部

郭亨钱

郭利鸿

08

前坪村

张日生

1

6

村部

张日生

郭利鸿

09

吾老村

黄观火

2

4

村部

黄观火

黄宝芳

10

吾老村

黄亨炎

1

3

村部

黄亨炎

黄宝芳

11

溪南村

易仙花

1

2

村部

詹述胜

易仙花

张初山

12

溪南村

吴东金

1

4

村部

詹述胜

吴东金

张初山

13

溪南村

吴仁全

1

2

村部

詹述胜

吴仁全

张初山

14

溪南村

陈炳金

1

6

村部

詹述胜

陈炳金

张初山

15

溪南村

易永日

1

2

村部

詹述胜

易永日

张初山

16

溪南村

张新金

1

5

村部

詹述胜

张新金

张初山

17

溪南村

张永森

1

2

村部

詹述胜

张永森

张初山

18

溪南村

陈春木

1

11

村部

詹述胜

陈春木

张初山

19

溪南村

陈秋泉

1

5

村部

詹述胜

陈秋泉

张初山

20

下河村

陈培通

1

2

村部

易维金

陈培通

陈幼桂

21

下林村

张祖金

1

2

村部

詹述胜

张祖金

林秋友

22

小潭村

易田福

1

4

村部

徐磊

易田福

易东葵

23

小潭村

易荣坤

1

6

村部

徐磊

易荣坤

易东葵

24

小潭村

易炳照

1

4

村部

徐磊

易炳照

易东葵

25

东湖村

张和清

2

11

村部

陈华山

张和清

张开春

26

官坑村

张仁宽

1

6

村部

张一琳

张仁宽

王义忠

27

官坑村

陈兴土

2

14

村部

张一琳

陈兴土

王义忠

28

官坑村

陈成富

1

2

村部

张一琳

陈成富

王义忠

29

官坑村

陈永杉

3

5

村部

张一琳

陈永杉

王义忠

五、保障措施

民政部门要做好受灾群众的救济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在安置后生活物资的供给。卫生部门要做好受灾群众的药品发放及灾区的防疫工作,确保灾区不发生疫情。公安部门要做好灾区的治安保卫工作。其它有关部门都应按自己部门的职责切实开展好工作。

 

 

 

 

 

 

 

 

抄送:市府办、市防汛办、市自然资源局。

溪南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25228日印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