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

关于建设红色文旅小镇的在线访谈
- 时间:2023-07-10 10:00-2023-07-10 11:00
- 嘉宾: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
-
主持人各位网民朋友,大家好!这里是漳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在线访谈”栏目,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漳平市政府门户网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们特邀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做客本栏目。蒋镇长,欢迎您。请先跟我们广大网民朋友问个好吧。
2023-07-10 10:00:00
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能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这一平台和大家进行交流互动。2023-07-10 10:01:04
-
主持人蒋镇长,想请问一下我们象湖镇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样呢?
2023-07-10 10:02:10
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象湖镇地处漳平市东部,与永春、安溪、大田交界,是闽西的“东大门”,距漳平市区44公里,国道235线贯穿全境,距政永高速溪南出入口13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70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人口1.2万人。全镇耕地面积1.1万亩,森林面积2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是“国家级生态镇”。全镇以食用菌、水稻、竹木为主导产业,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64元。2023-07-10 10:02:58
-
coin酱酱(网友)请问蒋镇长,象湖镇有哪些文化资源?
2023-07-10 10:04:14
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象湖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岛语族祖源地奇和洞遗址,国家AAA级景区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国家级传统村落土坑村、下德安村,省级传统村落杨美村、灶头村,少数民族特色村龙门村、科山村,还有迎竹马、米浆粿制作技艺等非遗文化。2023-07-10 10:05:23
-
锦鲤三堡(网友)能简要介绍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吗?
2023-07-10 10:06:47
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好的。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位于杨美村,由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红军体验区一区二区、游客服务中心、红军路等部分组成。其中,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内有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红军题壁留款信,是红军严明军纪的珍贵历史见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福建省内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一处重要场所。2023-07-10 10:07:22
-
半夏(网友)您刚刚提到红军题壁留款信,能简要介绍这个故事吗?
2023-07-10 10:09:54
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好的。1929年8月20日,朱德率红四军进军闽中大田途经此地,因当地百姓不了解红军,见兵就躲,纷纷逃出村外,那时正值中午时分,红军战士买不到粮食,只好在民居“荣福堂”左侧辅厝的房间里取了26斤大米,留下大洋二元,托身残体弱,无法“逃命”的苏观泗老人转交物主苏和,并在房间的墙上墨书留言:“老板你不在家你的米我买了廿六斤 大洋二元 大洋在观泗老板手 礼 红军”。这副红军题壁留款信,是红军军纪严明的最好历史见证。著名的革命家、军事家、十大元帅之首朱德的《回忆录》曾提及留款信,复制件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和古田会议纪念馆中陈列,1982年列入漳平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列入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23-07-10 10:10:43
-
Aidansmile(网友)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有着什么历史故事呢?
2023-07-10 10:14:36
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达道堂位于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下溪坂,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坐南朝北,土木结构,占地面积约850平方米。1929年8月,为打破闽粤赣三省国民党军队对闽西苏区“会剿”,朱德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出击闽中。8月28日晚,红四军驻扎漳平象湖杨美村,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和司令部就设在达道堂。朱德住在下厅左边第一间厢房。在这里,朱德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各支队负责人会议,制定了突袭溪南作战计划。8月29日上午,红四军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突袭溪南墟,一举全歼张汝匡旅一个团,史称溪南突袭战,是红四军入闽七大战役之一。2023-07-10 10:15:46
-
星辰大海(网友)近年来在打造红色文旅小镇中做了哪些工作?
2023-07-10 10:18:06
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为打造红色文旅小镇,象湖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3年起,全面启动“杨美红军留言墙”及周边古建筑抢救性维修和保护与开发利用、收集相关史实资料等工作,实施通往“杨美红军留言墙”道路、停车场、绿化景观等项目建设,将“杨美红军留言墙”所在的苏和厝打造成“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纪念馆主要由红四军的创建和军纪的制定、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驰骋漳平、红军留款扬美名、出击闽中垂青史、弘扬革命优良传统等5个版块组成,展示的大量珍贵图片资料和实物,真实反映了当年红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历史史实,体现了人民军队的行为准则和优良传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和宗旨。2013年7月,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开馆,配套建设了红军生活体验区一区、二区、红军路以及游客服务中心,并围绕“红军留款信”故事,着力打造“穿红军衣、听红军故事、走红军路、唱红军歌、吃红军饭”的红色旅游。2014年11月,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修缮完成并对外开放,配套建设了青年朱德雕像、向日葵基地以及旅游公厕等,与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形成闭合旅游路线。2016年11月象湖镇红色革命旧址群通过国家AAA级景区验收。2019年1月,红军文化公园竣工,建有800米休闲栈道及休闲亭1座,红色革命旧址群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21年,红军廊桥、红军广场、红军纪律馆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象湖利用杨美村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一个具有实践性、体验性、研学性的红色劳动教育基地,自2021年10月成立以来已经吸引5万余人次前来研学旅游。2023-07-10 10:19:11
-
清秋芝士(网友)刚才说到的红色劳动教育基地,可以介绍一下吗?
2023-07-10 10:31:42
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好的。漳平市象湖杨美红色劳动教育基是象湖镇会同漳平市教育局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漳平市中小学生红色劳动教育基地。基地对原杨美小学教室功能、食堂、住宿环境进行改造,整合利用奇和洞、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等资源,开设红色展馆区、国防装备体验区、战场体验区、野营拉练区、奇和洞考古体验区、畲寨民族非遗物质文化体验区、劳动教育实践区、师生生活区等,延伸党史学习教育体验课堂,是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劳动教育的研学基地。研学课程覆盖小学至高中十二个年段,一次可容纳600名师生食宿。自2021年开营至今,吸引中小学生教育实践5万余人次。基地被先后授予“福建省红领巾校外活动示范基地”“福建省青少年版权孵化基地”“龙岩市中小学生国防科技研学基地”“龙岩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漳平市退役军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漳平市国防教育基地”“漳平市关工委青少年劳动教育基地”“漳平市开放大学思政实践基地”等荣誉。2023-07-10 10:32:21
-
初夏回忆录(网友)在对口合作工作中,结合我们当地特色,红色文化教育方面计划往哪些方面延伸呢?
2023-07-10 10:39:36
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首先是加强“红军题壁留款信”精神内涵的系统研究,将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中的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朱德雕塑、红军纪律馆、红军广场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作为合作的重点建设区域,健全红色旅游基础设施,推进红色资源开发共享,建设知名度高教育作用好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其次是研究制定精品红色旅游路线、红色研学课程,修缮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积极统筹镇域文旅资源,持续推进“研学+旅游”融合发展,在杨美红色劳动教育基地新增公众考古项目,逐步打造“红色+考古+劳动”研学教育品牌。2023-07-10 10:40:08
-
一只修狗(网友)象湖农耕文化深厚,有什么特色物产吗?
2023-07-10 10:43:14
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全镇以食用菌、水稻、竹木为主导产业,实施菌稻轮作农业种植模式,既保障粮食安全,又兼顾农民收入增加。全镇种植食用菌1200多户,4500多万棒,2022年实现产值超两亿元;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0亩以上,是粮食主要产能区之一。2022年,以象湖为主体申报的“漳平香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同时,德安狮头鹅、猕猴桃,长塔溪鳖也深受消费者喜爱。2023-07-10 10:44:35
-
肖恩子(网友)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菌稻轮作。
2023-07-10 10:46:10
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80年代,象湖镇就开始探索“菌稻轮作”生产模式,早期主要以层架式栽培为主。2006年起,象湖镇逐渐引导农民群众发展地埋香菇生产,同时也积极探索香菇后作稻栽培模式。利用水稻闲田,搭建简易菇棚栽培香菇,待香菇生产结束后,40%菌渣就可以直接回田成为土壤改良剂和有机肥料,与传统层架式栽培技术相比,实现了香菇产业从耗费资源型产业转变成生态经济型产业。这种“菌稻轮作”模式,不仅大大减少了病虫害,还大幅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让土壤条件得到改善,既“种地”又“养地”,提升了农田地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做到了粮食生产与特色产业发展“两不误”。2023-07-10 10:47:21
-
孤岛的鲸鱼(网友)奇和洞遗址也是象湖镇的一大资源,简要介绍一下吧。
2023-07-10 10:52:10
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奇和洞遗址是一处国内罕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史前洞穴遗址,测定年代为距今17000至7000年前,是福建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土著文化,它的发现填补了福建乃至中国东南区域史前文化新、旧石器过渡阶段的空白,对分析海峡两岸古人群的迁徙和文化交流以及对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等课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遗址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遗迹与大量遗物。该遗址的考古发现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专家提出“北有山顶洞人,南有奇和洞人”的论断。2020年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首次通过古基因组数据确认,南岛语系人群的祖先是福建及毗邻地区距今8400年的古南方人群,这一研究成果便是通过距今8400年的福建奇和洞个体基因组证实。研究特别指出,奇和洞人与台湾的阿美族、泰雅族人群具有最强的遗传联系。2023-07-10 10:53:21
-
主持人各位网民朋友,今天的在线访谈到此结束。对于网民朋友提出的问题,在访谈结束后,大家可以在漳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在线访谈”栏目中查阅访谈实录。感谢网民朋友们的热情参与,感谢蒋镇长做客本期在线访谈,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2023-07-10 10:58:21
漳平市象湖镇镇长蒋志伟感谢各位网友的提问和支持,主持人再见,各位网民朋友再见!2023-07-10 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