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LY07111-0500-2024-00009
  • 备注/文号:漳司〔2024〕33号
  • 发布机构:漳平市司法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12-31
  • 内容概述: 漳平市司法局关于2024年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情况及2025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漳平市司法局关于2024年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情况及2025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时间:2024-12-31 17:49

中共漳平市委、漳平市人民政府:

  2024年以来,漳平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上级司法行政工作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任务重点,依法履行工作职能,着重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统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动漳平法治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市

  一是全面部署推进我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2024年3月,漳平市司法局牵头申报的《法治助力建设“大陆阿里山”》示范项目成功入选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被省委依法治省办命名授权。二是组织开展2023年度述法工作。2024年1月9日,由漳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部署开展全市党政主要负责人2023年度述法工作,共收到述法报告50份。三是依法协调推进综合执法改革。部署推进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落实执法考试制度,增强依法办案能力。进一步推进《关于加强和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落地增效。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今年以来,依托“闽执法”平台组织推动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参加考试,全市共623人报考,453人次通过考试。四是加大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今年来开展规范性文件、重大协议(合同)和其他文件备案审查共92件。五是做好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认真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将调解工作融入行政复议案件审核全过程,2024年以来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34件,其中已调解结案9件,调解结案率达26.5%。

  (二)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一是持续开展“148”特色品牌建设。全市56个党政机关,已配备法律顾问56个,配备率100%。根据龙岩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520”示范点建设要求,全市10个乡镇、10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指引已上墙。二是精准发力服务台胞台企。编印《闽台融合同脉同法涉台法律服务指南》《漳平市服务台胞法律政策100问》,为台商提供法律服务指引,提供专业性法律服务,今年以来进台企22场次,为台胞台企提供法律咨询,办理涉台公证案件36件。三是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公证为民作用。今年来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22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017万元。共办理公证案件960件,其中国内民事案件694件、国内经济案件2件、涉台案件36件、涉外案件222件,涉澳1件,涉港5件

  (三)全面加大法治宣传力度

  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印发《漳平市级普法责任主体2024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和《漳平市开展“一月一主题”普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2024年“一月一主题”牵头单位和宣传主题内容,各有关单位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此外,组织全市乡镇(街道)和机关单位干部职工观看普法电影《第二十条》。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提升依法行政意识。组织全市公职人员开展年度学法考试,2024年,共7700人参加学法考试,及格及以上7665人,不及格35人,推动政府部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三是聚焦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区域性突出问题专项普法。持续深化“四专两合力”工作理念,持续开展“打击追逃、教育劝返、拦截管控、普法宣传、就业帮扶、监管防治、督导问效”反诈七大专项行动,纵深推进涉诈外流整治。由市委政法委牵头,上好反诈“三堂课”,在增强全民守法意识和反诈防骗能力上下实功。四是组织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企业家学法”“法律进商会”等活动。组织漳平市“蒲公英”普法志愿队和“红土法治”志愿服务队到企业召开法律咨询会、座谈会,法治赋能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企业职工在工作、生活中增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

  (四)聚力维护辖区和谐稳定

  坚持继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突出排调并重,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一是聚焦专项行动工作目标要求,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印发《漳平市推广运用三杯茶调解工作法提升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工作方案》,坚持排查在先,关口前移,通过日常排查、集中排查、条块排查,动态掌握矛盾纠纷,及时发现苗头隐患。聚焦全省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做到早发现、早处置。2024年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56件,成功1546件,成功率达99.36%。二是创新提升“三杯茶”调解品牌,助推纠纷调解工作。一杯茶消消气,以茶为媒,安抚情绪;二杯茶说说事,以茶喻理,解开心结;三杯茶握握手,以茶促和,化解纠纷。2024年6月,《漳平“三杯茶”为基层治理赋能》工作简讯被《法治日报》采用;11月,《“三缘”融合工作法:“调解”涉台纠纷,共筑两岸融合发展新篇章》征文被省调解协会评为二等奖。

  (五)聚焦重点人员隐患排查

  突出管帮兼顾,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犯罪。今年以来,根据安置帮教人员的思想动态、现实表现、犯罪经历、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进行风险形势研判评估,重点帮教对象15人、一般帮教对象1704人。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司法厅《司法行政安置帮教实务指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三十条措施的通知》精神,严格按照“精准画像、动态评估、无缝衔接、规范流程、措施到位、责任落实”的工作要求做好安置帮教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刑释解矫人员教育管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将14类重点人员和“三失一偏”人员、三不服人员、是否扬言个人极端、是否涉婚姻家庭、邻里土地纠纷作为重点摸排对象,对辖区刑满释放人员风险等级动态更新,重点研判可能引发命案或实施个人极端行为等具有现实社会危害的风险人员。

  (六)严格管理社区矫正对象

  坚持以日常监管为重点,以隐患排查为要点,认真履行社区矫正工作职责。一是举好思想认识“指挥棒”,2024年共筹办1场社区矫正委员会全体会议,组织召开12场社区矫正安全稳定情况分析会议,各司法所共组织召开384场矫情分析会,精心谋划,严密组织,通过会议传达工作精神,提高思想境界,推进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念好监督管理“紧箍咒”,严格落实信息核查制度,局领导不定期带队到各受委托的司法所开展实地督导与矫务督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依规开展,筑牢社区矫正安全防线。2024年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83人,期满解除矫正215人,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336人,共开展矫务督察39次。三是打好教育帮扶“精准牌”,将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红色教育、警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纳入集中教育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教育、培训等,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观念、道德修养和综合能力。2024年组织新入矫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入矫第一课”12场次,受教育人次达195人次;组织受训诫、警告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一对一”警示教育42人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观漳平市好人馆、“产城人”融合发展展示馆,参观人次达463人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395人次;每位社矫对象一年至少参加2场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人次达1131人次;组织临近解矫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解矫大家谈”感悟交流会,参加人次达244人次;帮扶困难社区矫正对象申请低保5人次。四是铸好司法行政“强铁军”,优化队伍建设,学习贯彻《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要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认清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法纪风险,转变不良心态与作风,不断加强廉政教育,认真履职尽责。2024年开展社区矫正业务培训1场次,各司法所共开展助矫员业务培训12场次,培训人次达217人次。

  二、存在问题

  1.社区矫正工作调查评估方式存在短板。社区矫正在调查评估过程中,许多村居(社区)干部、邻居反映对调查评估对象的情况不了解、甚至不认识或者亲属碍于情面或其他原因不愿如实配合调查,造成无法全面客观掌握调查评估对象的真实情况,导致调查评估结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2.安置帮教人员管理措施不足。安置帮教工作极度缺乏社会力量参与,当前与人社、民政等部门发挥联动作用效果不理想。有的刑满释放人员难以融入社会。

  3.法治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队伍缺编较大,导致干部一人多岗,多个乡镇司法所只有一名司法行政干部,局机关内设股室多为单人股。二是人员流动性大,影响队伍稳定性。三是过法考人数少,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法治业务开展受限。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细化工作措施,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各项工作开展,全力提升队伍整体水平,筑牢法治建设根基。贯彻落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建设,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持续推进行政执法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开展法治建设实地调研、督察工作,重点了解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情况,根据督察发现问题进行通报,形成工作闭环。

  2.立足职能作用,推进工作品牌创建提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三杯茶”调解品牌创建,持续推动“量上调解”向“质上调解”、“闭门调解”向“联动调解”转变,着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司法所、部门的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把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和“148”品牌创建活动紧密融合,在系统行业内、工作业务内继续挖掘品牌、丰富品牌内涵、打造更多具有漳平特色的“148”法律服务品牌,推进我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新局面。

  3.突出普法重点,强化全民守法氛围。联合政法委、法学会积极组织开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主要内容的干部大讲堂活动,利用市融媒体、小鱼网等本地媒体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为主要内容的线上普法,在和平路健平酒店、万城步行街路口等人流较多路段利用电子大屏幕开展普法宣传。发挥“1+8+N”专项行动普法教育工作组职责作用,积极落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教育矫治,通过开展法治报告会、法治主题班会、国旗下法治讲话、参观法治教育基地等法治宣讲活动,努力使学校营造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认真组织开展公职人员学法考试及宪法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学法、户户懂法、家家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漳平市司法局

  20241231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