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LY07120-0500-2025-00038
- 备注/文号:漳农〔2025〕50号
- 发布机构:漳平市农业农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4-11
- 内容概述: 漳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漳平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5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办理结果:A
颜翠娥委员:
您提出关于《加强土壤监测,严防土壤污染,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建议》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对全市耕地土壤摸排采样检查
1. 加强耕地土壤与农产品协同监测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强化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016年以来,我局认真组织实施省厅下达的农产品产地环境长期定位监测工作任务,开展土壤及农产品的重金属协同监测。土壤样品检测pH值、镉、铅、砷、汞、铬、镍、铜、锌的总量;农产品样品检测镉、铅、砷、汞、铬的总量,稻米检测无机砷含量。发现超标点位,及时组织生态环境及粮储部门联合开展污染源头调查,现场察看可能存在的源头污染原因。
2. 组织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
2019年,我市委托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依据历年农业、生态环境、粮食等部门的土壤和农产品抽样检测、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数据,按照土壤污染程度和相关标准,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编制《漳平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报告》,将全市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2025年2月,省农业农村厅运用福建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库(2022年)对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实施动态调整。我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动态调整后安全利用类耕地为5799.74亩、严格管控类耕地为494.49亩,合计受污染耕地为6294.23亩。
3. 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
2020年以来,我局积极策划申报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和本级财政资金,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全市共投入中央、省级及本级财政1300万元。通过优化施肥、品种调整、深翻耕、种植结构调整、季节性休耕等措施对受污染耕地进行治理修复,2020-2024年均能完成省、龙岩市下达的年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目标任务,取得较好成效。
二、强化农药、化肥、有机肥等农业投入品监测与溯源管理
1. 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
大力宣传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病虫监测与测报,依法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进高效药械替代;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发展绿肥种植、大力推广有机肥、加快实施稻田秸秆还田等技术措施,切实提高农药化肥利用率。2020年以来,全市农药化肥使用量均比上年减少2%以上。
2. 严格落实《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禁止销售未达国家标准的有机肥
我市商品有机肥生产原料主要为猪粪、鸡粪、废弃菌棒等,每年组织开展2次肥料“双随机、一公开”抽检未发现出售超标商品有机肥的现象。目前,我市正常运行的有机肥厂共有4家,年产量约5万吨。
3. 严格兽药饲料生产经营管理,从源头上控制畜禽粪便抗生素及重金属残留
一是积极宣传兽药饲料行业法律法规。深入兽药饲料经营主体宣传《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利用新型职业农牧暨养殖大户培训,重点宣传兽药产品电子追溯(二维码)标识制度,有针对性地宣传养殖环节禁用药物名录、科学用药方法、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等知识。
二是认真开展兽药、饲料打假专项整治活动。根据省厅、龙岩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兽药、饲料打假行动。2024年,共检查生产、经营企业33家(次),线上巡查355次,发现并提出整改意见102条,并实行闭环管理;查处兽药违法案件1起。
三是积极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工作。为加快解决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根据《漳平市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工作方案(2021-2025年)》精神,实施养殖环节兽医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推广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模式,减少抗菌药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兽用抗菌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兽药残留和动物细菌耐药问题得到有效控制。2024年,共出动执法车辆20余车(次)、执法人员60余人(次)、检查中等规模以上养殖场57个、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
三、加强对全市农资经营户的监管
1. 严格市场监管措施
全面清查农资生产及销售企业,着重查验农药产品的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等关键资质。不定期对农资市场和零售网点开展突击检查,严厉打击无证经营以及销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2024年农药经营门店检查150家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40人次。建立常态化抽检机制,随机抽取市场上的农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2024年农药抽样50个,肥料抽样34个,杂交水稻种子抽样11个。
2. 平台应用强化监管
充分发挥农资监管信息平台作用,保障企业与产品信息真实性与时效性。加大平台线上巡查力度,结合线下稽查,对线上问题及时核查预警与查处。针对农药购销数据未及时录入的农资经营企业,2024年共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24份。
3. 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构建联合执法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强大的打假合力,保障执法工作取得实效。对于查处的假劣农资案件,严格依照法律法规从重处理,一旦发现涉及刑事犯罪,立即移交司法机关。同时,借助媒体平台曝光典型案例,对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警示全体农资经营者。2024年共查处案件12起,其中农药案件2起、农产品案件4起(1起移送公安)、肥料案件5起、种子案件1起。
四、确保土壤不被污染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
1. 推广生态种养模式。大力推广“菌稻轮作”、“烟稻轮作”、“菜稻轮作”、“稻田综合种养”等生态种养模式,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20%以上。
2. 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大力推进漳平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申报畜禽规模养殖场54家,项目计划总投资565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600万元,自筹资金3055万元)。
3. 积极探索新肥料、新技术应用。积极探索应用微纳硅及环控微生物技术,促进耕地土壤健康修复,助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以提案办理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耕地土壤保护与治理修复,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与人民健康。
领导署名:邓长海
联系电话:13348351968
联 系 人:林日晖
漳平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